妙趣横生的艺术涂鸦、别具一格的创意门店……走进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的网红“创客街”,墙上画着精美的涂鸦,脚下的井盖被装饰成了风景画,这条500米的街上汇聚了86家商业空间,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和创客在此常住。周末的集市上,你可以邂逅大理同款扎染和手工艺品,尤其可以品尝到产自村里的新鲜草莓,这里被游客亲切地称为“京郊小大理”。
2023年,辛庄村被评为北京市“百千工程”乡村示范村。借助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农担”)的担保资金支持,村内的草莓产业不断地提质升级,以“草莓+研学+教育+旅游”的乡村特色产业模式,带动示范片区抱团发展。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水介绍,近3年来,在北京农担的担保资金支持下,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创意、文化、休闲等几十家小店在这里扎根,村内周末的日均客流量破万。
草莓尝鲜正当时
“草莓贷”赋能村里甜蜜产业
冬韵草莓红,时令鲜果丰。近日,辛庄村头茬草莓抢“鲜”上市,村内处处散发着甜蜜的气息。李志水告诉记者,今年借助“百千工程”的契机,村内新建草莓产业园,目前已引进投用了30栋柔性日光温室。
走进辛庄村草莓产业园,道路两侧一座座崭新的日光温室整齐排列,独特的造型引人注目。室外寒风阵阵,草莓大棚内温暖如春。该温室墙体内层填充物为三层3D中空保温棉,外层材料采用PVC涂层布,前棚覆盖棉被为一体化太空棉等,有节能环保、建造速度快、提高土地利用率、升温速度快四大优势。
在柔性日光温室内,草莓绿油油的叶片下挂着星星点点的鲜红色果实,个大饱满的果实散发着阵阵果香,令人垂涎。良好的长势,得益于其内部配备的新型农技设备。“我们在温室内部,应用了风机水帘、二氧化碳气肥增施等新技术,提升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辛庄村所在的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素有“北京草莓第一镇”的美誉,也是北京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以下简称“百千工程”)的重要实施区域。兴寿镇在京密引水渠的南岸,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地处北纬40度,是国际公认的草莓黄金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昌平草莓”。
为了助力昌平区草莓产业发展,北京农担昌平分公司走村入户,实地了解草莓种植户建棚、更换棚膜、虫害防治、采摘等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为草莓种植户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推出昌平区特色担保产品“草莓贷”,为昌平区草莓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草莓贷”的创新推出仅仅是北京农担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北京农担曾为庞各庄推出“西瓜贷”,为平谷推出“大桃贷”……“公司可根据地方农产品特色,开发适合本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专项支持服务方案。”据北京农担昌平分公司负责人任家冬介绍,“草莓贷”产品优化了申贷流程,为种植户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强劲动力,有效破解了“靠天吃饭”困局,确保农户收益得到稳定保障。该产品主要针对昌平区种植草莓的农户,依据大棚数量精准核算贷款额度,专项资金用于大棚的修建与维护,同时享受政策性贴息优惠。
随着乡村振兴和“百千工程”的脚步,北京农担昌平分公司将定制化服务也逐渐辐射至周边村落。去年伊始,借助北京农担的担保资金支持,位于兴寿镇西营村的北京兴颜农业专业合作社试点引进了两栋新型柔性温室大棚,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园区负责人张艳华介绍,现在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即可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等,还可利用手机直播向更多的消费者展示草莓的种植和采摘过程,从生产到销售一“指”搞定。同时,合作社的日常运行解决了周边20余位妇女的就业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增收新途径。
李志水表示,作为全市首批19个“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之一,辛庄村以“草莓+研学+教育+旅游”的乡村特色产业模式带动示范片区抱团发展、实现联动发展的新图景已然显现。接下来,辛庄村将在草莓产业园的带动下,打造具有“辛庄草莓”特色的农产品IP,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草莓与艺术交融
乡间小路变身创客网红小街
在冬天的暖阳下,草莓的香气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而等旅游旺季的钟声敲响,他们的目标便转向了村内的创客网红小街。手工木刻店、创意咖啡厅、闲置物品交易处……每周六,村里的主街道便会变成热闹非凡的主题市集,从手工艺品到时蔬水果,应有尽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街道干净整洁,艺术氛围浓厚,不仅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创客在此常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别样的乡村生活。
据了解,随着辛庄艺术市集影响力不断提升,辛庄村每周末的人流量不断提升,日均人流量突破万人次大关。这一华丽转身,与村“两委”班子的一次关键抉择密不可分。
2012年,在首都减量发展的背景下,辛庄村在引入了以“自然教育”为理念的全龄段向上学校。向上学校的落户,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名学生、200多户新村民,他们齐聚辛庄村生活创业,既盘活了村内宅基地资源,也为村庄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面对新村民的加入,辛庄村“两委”秉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村庄治理理念,搭建有助于村“两委”干部与村民、新村民与老村民、村庄内部与外部世界、能人创业与共同富裕、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创共生的交融合作机制。
同时,辛庄村完善协商议事流程,多次召集新老村民就村规民约、垃圾分类、停车场管理等事项展开协商议事,不断凝聚“有事一起商量,问题一起解决,成果一起共享”的共识。李赛鹏在这里经营一家木艺DIY工作室,“我们是新村民,村里对我们还是比较支持的,不仅积极帮我们协调和老村民的关系,还会协助我们办理执照等等,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扶持。”李赛鹏说。
2016年起,辛庄村勇立潮头,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并形成一套接地气、易推广的农村垃圾分类技术方法。这一创新实践,催生了以二手物品交易为主的环保市集,即现在网红辛庄市集的前身。
辛庄村本就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经过人居环境的改造与提升后,更是吸引了众多创客来此创业,有的干脆就在村里定居生活。艺术家们也投入到了小村的建设中,“创客街”便是集中了大家的创意,最终完美呈现的成果。
2023年10月,辛庄村凭借以草莓为核心产业、休闲观光、特色餐饮、艺术工作室多项并举的模式,成功入选北京市“百千工程”乡村示范村。李志水介绍,“通过‘百千工程’给村里进行了微提升,比如原先跟蜘蛛网似的电线,现在变得整齐了。这些门脸也经历了‘重生’,新、老村民跟设计师齐参与、一起设计。”村内闲置土地使用率大幅提升,“零碳公园”、辛庄夜市及公共充电桩、停车场等设施陆续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辛庄村已汇聚86家创客,涵盖餐饮、民宿、艺术等多元业态,每年为村庄创造租金收入1053万元;每周举办的环保市集日均吸引客流3000多人次,拉动消费200万元,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共富。新老村民在这里携手共进,市民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心中的理想休闲地,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过这么多业态让村庄变好了,农民的草莓、瓜果梨桃都好卖了。”李志水表示。为助力创客创新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村庄,2024年,兴寿镇以辛庄村为试点,引入专业运营公司,成立辛庄创客联盟,建设创客中心。由村“两委”负责村庄治理,运营公司负责村庄闲置空间的运营和物业管理,创客联盟负责创客的自主服务,创客中心负责对外招商。
金融“活水”润百千乡村
特色产品助力打造北京样板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全国共有60个县(市、区)入选。其中,昌平区榜上有名。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在此次名单中的唯一入选区,休闲农业发展基础深厚、态势良好。“我们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紧扣区域功能定位,聚焦‘百千工程’实施,围绕‘昌平草莓’‘昌平苹果’等特色名片,全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全方位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深化产业融合,发力业态创新,突出集群布局,强化兴村富民,推动农业、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努力建成以休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的昌平样板。”昌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农产品种类多样,相关的资金需求也存在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因“农”制宜,精准对接融资需求,研发专项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三农”融资难题?北京农担作为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深入农业产业,扎根农村,通过总部-事业部-分公司-服务站-联络站的五级网络,全方位支持三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北京农担昌平分公司相继推出草莓贷、栗蘑贷、苹果贷等属地化特色担保产品,有效将农业金融配置到乡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目前,昌平分公司累计为昌平区草莓种植户放款超50户,累计放款金额超5000万元,余额2000万元。目前昌平分公司在保客户近400户,金额3亿元。
北京农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支持以“百村示范、千村振兴”为内容的新一轮“百千工程”的深入实施,明确专人对接乡村振兴示范村及提升村。同时,针对各村产业特点和融资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培育打造一批体现首善标准、展现首都特色、服务首都发展的样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