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冷冻馒头不能吃,超过两天会产生黄曲霉素?
2024-12-17 12: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流言:最新研究称,“馒头冷冻超过2天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真相: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进展来看,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冷冻馒头可能存在的风险。黄曲霉素需要在湿度80-90%、温度25-30℃的条件下产生,但冰箱冷冻层的温度一般在-18-0℃,这种情况下产生黄曲霉素的可能性很低。但如果蒸馒头用的面粉本身就是发霉的,或是在放入冰箱之前已经在外面放了很长时间、被其他食物污染,的确可能会在放入冰箱后产生黄曲霉素。这是因为馒头本身有问题,而不是冰箱冷冻的问题。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变苦的坚果、变黄的大米、颜色变深的植物油都有可能滋生了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污染多见于潮湿、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中。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一般为-18℃,最高湿度不超过75%RH。因此,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达不到黄曲霉生长的要求。

另外,在冷冻条件下,微生物生命活动会放缓甚至停止,基本上不会再继续产生毒素,只要馒头放入冰箱前未受到污染,并且冰箱内也是干净的,滋生黄曲霉的可能性很小,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来源:摘自2024年11月“科学”流言榜


作者:

北京科技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