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脊椎动物的崛起”新展厅将开门迎客
2024-12-23 17:5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记者近日从国家自然博物馆获悉,8月中旬,已展出21年的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古爬行动物展厅开始改陈升级。其间,不少观众由于无法一睹井研马门溪龙化石等标志展品都深表遗憾,不过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由“古爬行动物”展厅更名为“脊椎动物的崛起”的新展厅即将开门迎客。

目前,展厅的基础改造均已完成,展柜、展板也已安装到位。“标本在陆续进场,多媒体节目等展项也进入最后的调试环节,还有一些收尾工作完成后新展厅就可以和观众们见面了。”国家自然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苗雨雁表示。记者在现场看到,马门溪龙的化石骨架经过入库修复、清理后,已经重新组装完成,目前上面包裹着一层保护膜,只待开展时再次揭开它的面纱。

据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王宝鹏介绍,根据整个展览内容、展览动线的调整,新展厅更名为“脊椎动物的崛起”。新展厅总展品数量将达到145件,其中7成展品为首次展出。

但由于展厅空间限制,国家自然博物馆还有许多压箱底的脊椎动物化石没有在本展览展出,如8米长的异特龙化石,8米长的蛇颈龙化石等。“将来一定会在新馆展览中与观众见面的。”王宝鹏表示。

除去在标本上进行升级,在展厅硬件设备上也进行了优化。“我们展柜的玻璃使用了低反射玻璃,此前在昆虫展厅入口处的拍照打卡点我们也使用了低反射玻璃,但像这次大范围的使用还是第一次。”苗雨雁表示,低反射玻璃能显著减少光的反射,透光度更高,让观众更清晰、舒适地观看柜内展品细节,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此外,“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还新增了空间裸眼3D展项,这也是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第二个裸眼3D展项,首个裸眼3D展项已于12月10日在植物世界展厅投入使用,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

“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预计将成为国家自然博物馆2025年的开年“大作”,国家自然博物馆也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展厅重新开展的具体时间。

来源:中国科普


作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