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学校积极响应市教委《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课间时间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对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全面落实开展课间15分钟,确保课间休息时间充足,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系统安排,周密策划
针对“课间15分钟做什么?在哪里做?怎么实施?”三大问题,学校多次组织干部教师进行沟通研讨,对校内现有道路资源进行系统安排、精准划分、安全管理。由班主任负责执行,副班主任、任课教师有效协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按照“2、10、3(即2分钟准备、10分钟活动、3分钟平复)”时间模式实施。
一个多月以来,有欢笑、有成长的阳光课间一刻钟,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益智激趣,其乐无穷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学校为各班添置了玩具箱,七巧板、华容道、鲁班锁、飞行棋等多种中国传统益智玩具应有尽有。到了课间,孩子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桌前,互相挑战,合作解谜,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为了保证玩具的完好和有序使用,各班还安排了“小小管理员”,负责玩具箱的收纳和管理。在益智玩具的陪伴下,孩子们锻炼了手眼协调,培养了逻辑思维,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动静相宜,乐在其中
在小学教学楼外,学校精心彩绘的一连串地面游戏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跳房子、玩沙包、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警察抓小偷……孩子们在自由享受传统游戏乐趣的同时,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感受着集体的温暖与力量。天气不好的时候,室内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纷纷起身,连蹦带跳,笑声朗朗。
五育融合,与美同行
课间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活动,同样也是心灵滋养的好时机。一、二年级还鼓励孩子们利用课间15分钟自由选择书籍阅读,玩转折纸、编织等手工类游戏,在楼道欣赏展板上的书画作品,观察植物角的花花草草,细心地为绿植浇水施肥……五育融合,使孩子们得到了身心的放松,收获了友谊和成长。
师生和谐,共育共赢
“课间15分钟”,不只是时间的延长,更是育人观念的更新。教师积极转变角色,主动设计、积极参与、密切关注、全程陪伴,从课间的管理者变成了活动的参与者。师生互动不仅发生在课堂,更发生在课间彼此的欢声笑语和鼓励欣赏之中。
小课间,大情怀。未来,燕丹学校将继续丰富“阳光课间”活动内容,创新“阳光课间”活动形式,深化“阳光课间”家校合作机制,让校园每一处都成为育人的场所,让课间每一刻都充满活力与可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素材来源:燕丹学校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徐昊、刘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