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随着返乡和出行客流的不断增加,地铁也迎来了最为繁忙的时刻。为保障乘客能够平安回家过个好年,有这样一群人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用他们的专业和热情守护乘客出行“每一程”。
除夕当日,在京港地铁16号线丰台站,一位站务员格外引人注目,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这位站务员名叫蒋小翠,“主动”是她的代名词。
在蒋小翠看来,服务乘客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乘客求助,而是要主动观察,及时发现并满足乘客的需求。
对于那些行动不便者、老人和儿童等需要帮助的乘客,蒋小翠总是能够第一时间上前询问,提供必要的帮助。
下午2点,在车站服务台,她一边为乘客手写“向导卡”,一边解答乘客的问题,此时,她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手中的工作却丝毫未停。“很多乘客可能不好意思开口求助,所以我们要主动一些,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温暖。”蒋小翠这样说道,她也是这样做的。
在春运期间,丰台站的客流量与平日相比有较大的增长,日均进出站及换乘客流达8万人次,蒋小翠和她的同事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每位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蒋小翠和她的同事们用细心和耐心,为每一位乘客提供着周到的服务,他们的身影在站台上穿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4号线北京南站的值班站长周宇依旧坚守在岗位上。这是他第12年在春节假期值守。
除夕夜的地铁,虽然乘客不如平日那么多,但每一名乘客的需求,他都丝毫不敢懈怠,不停地在站台、站厅之间巡回检查,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晚上23点32分,4号线最后一班列车缓缓驶离站台,周宇的工作仍在继续,他仔细地检查着车站的每一个角落。这个除夕夜,周宇选择在车站过节,与地铁为伴。他坐在值班室里,吃着简单的“年夜饭”,心里却始终牵挂着车站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归家的乘客。
“春运期间,地铁北京南站客流量很大,我也会通过不断学习,同时依托多年的工作经验,全力以赴做好乘客服务工作,迅速而有效地帮助每一位乘客。”周宇介绍道。
今年,地铁北京南站推出了“随身向导”、便民指路条等服务,日均发放量高达300多张,有效助力乘客快速找到目的地。
一碗豆浆、一个馒头,大年初一凌晨3:30,京港地铁14号线列车司机刘雪龙,在乘务室迅速地解决了他的早餐。
凌晨4点,刘雪龙到达岗位,酒精测试、抄写行车指示、列车外观检查、功能检查……6点整,他驾驶着京港地铁14号线准时出库,列车的鸣笛唤醒了大年初一的清晨。
“司机的身后肩负着千万乘客的安全出行,确保乘客能安全平稳地到达目的地,是我的责任。”刘雪龙是一名90后,今年是他在京港地铁工作的第10个年头。
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作为地铁司机,刘雪龙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驾驶技巧,更要对地铁线路、信号系统、车辆性能了如指掌。在两平方米的驾驶室内,面对黑色狭长隧道里的点点灯光,刘雪龙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严格落实“手指口呼”标准化作业,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准时运行。他深知,每一次驾驶都是乘客生命安全的托付,不能有丝毫懈怠。
每年春运,人们都向着家的方向匆匆赶路,或许很难注意到身边的风景,但总有像刘雪龙这样的人坚守在乘客的回家路上,用一丝不苟的工作守护团圆时分的万家灯火。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