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深入贯彻落实东西部协作各项要求,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与北京房山区紧密协作、携手并进,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效,双方将不断拓宽协作领域、提高协作层次,让京蒙协作帮扶开最美的花,结最甜的果。
自2018年京蒙协作工作开展以来,突泉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严格落实国家、区、盟部署要求,与北京房山区紧密协作、携手并进,累计争取协作资金4.76亿元,实施京蒙协作项目173个,实现农特产品进京销售额4.8亿元,互访对接508人次、干部挂职锻炼16人、专业人才交流659人,特别是去年以来,两地紧紧围绕“两件大事”,聚焦六个“倍增计划”,立足京蒙双方资源禀赋条件,在产业创新、文化旅游、医疗教育等方面深入寻找新的合作点位,积极谋划推进新的合作举措,全力推动京蒙协作再上新台阶。有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
突泉县积极抢抓京蒙协作有利契机,坚持把京蒙协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牢,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等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谋划制定《突泉县2024年京蒙协作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提高京蒙协作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全力确保京蒙协作工作有条不紊、有力有序开展。同时,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不断强化互访对接,紧紧围绕完成好“两件大事”、办好“六个工程”、实施好六个“倍增计划”,立足京蒙双方资源禀赋,在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医疗教育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对接,积极寻求新的协作领域,全力推动京蒙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深化拓展协作领域
结合京蒙两地六个“倍增计划”,突泉县在实施常规帮扶措施的基础上,着力在培育协作对接新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其中:
产业协作方面,累计使用京蒙资金2.12亿元,实施育肥牛场建设、肉牛养殖、品种改良等50个养殖类产业项目,实现了我县畜牧业的扩群增量。土特产从原来的粗放式发展转向园区化发展,成功打造了六户农特产品加工创业产业园,使得“六户三宝”系列产品实现批量生产,不但在我县大小商超可售,还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投资2200万元建设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总现年产值达800万元,拉动就业150人,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15万元。
消费帮扶方面,大力开发产销对接通道,线上联合本来生活网等电商平台开设突泉消费帮扶产品专区,组织本地优质企业、合作社参加中央单位“组团式”消费帮扶直播活动,线下在房山区建成兴安盟产品直营店1家、在房山区常态化开展“五进”活动,让更多北京市民品尝到内蒙古味道。
教育医疗方面,充分对接教育与医疗需求,调整轮换对口帮扶学校,开展教育名师“影子工程”,调整选派教师结构;引进北京猿力科技“飞象双师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让突泉县学生能够和北京学生一样共享优质素质教育资源;依托援派医疗人才资源成立专家工作室,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与突泉县医院建立肿瘤防治中心医疗联合体,实行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模式,精准补齐医疗能力短板。
就业帮扶方面,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4次,涉及县内外企业266家,提供岗位9916个;参加“十站巡回 送岗到家”京蒙协作专场招聘活动,畅通京蒙双方劳动力资源供需信息共享渠道,共有本地企业35家、北京企业1110家参加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工作岗位1.8万个。
助农增收方面,落实庭院经济、果树经济林、市场主体带动等“六项增收”举措,使用京蒙资金2939.7万元,帮助脱贫户年均增收1800元以上。 其中庭院经济产业已经实现规模化发展,全县庭院经营户4万户,今年全区的庭院经济现场会也是在突泉县召开的。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了农村太阳能水冲式公共厕所57个,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出行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从2021年开始,累计使用京蒙资金7584万元,打造了7个京蒙共建示范村,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健全完善协作机制
双方落实“京蒙协作 政协助力”框架协议,拓展“万企兴万村”结对帮扶范围,积极引导房山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动员房山区10企业每年新增结对帮扶资金100万元。围绕文旅客源双向引流,建立突泉县和房山区的宣传、文旅部门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京蒙协作 美美与共 旅游好去处”专题宣传活动,自去年5月份开始在房山区主要媒体、商业中心电子屏、道路沿线广告牌等点位持续宣传兴安盟域牌,让兴安盟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聚焦农产品进京销售短板问题,与北京中联正兴电子商务公司达成深化合作协议,目前已在突泉县成立分公司,助力整合县域农畜产品资源及培树特色品牌;同时,发挥其1万平米物流园区资源优势,针对突泉企业提供仓储(常温、冷藏)中转、货物装卸、终端配送等服务,全力助推农畜产品进京销售。
【经验启示】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自2018年京蒙协作工作开展以来,突泉县与房山区紧密协作、携手并进,立足两地资源禀赋条件,在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医疗教育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对接,已从最初的“输血式帮扶”过渡到“造血式协作”,产业协作共赢成为新的主题,京蒙跨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协作内容进一步深入,协作领域进一步拓展,自北京的理念、市场等优势资源正在内蒙古大地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京蒙协作开始驶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
作者:刘培虎,兴安盟突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第七批(房山区)援蒙挂职干部突泉县领队;曹玉盛,突泉县农科局副局长,第七批(房山区)援蒙挂职干部;高瑶远,突泉县发改委副主任,第七批(房山区)援蒙挂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