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提升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探索“顺义好风气”新机制,通过发掘褒奖基层好人好事、给受表扬的人戴红花授荣誉、利用宣传平台开设专栏、向好人好事所在单位以及子女所在单位或学校寄送“表扬信”等措施,表彰百姓身边的榜样模范。目前,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的事迹被发掘褒奖,产生“场效应”,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提升,汇聚成区域发展的持久力量。
顺义区拓宽推荐渠道,形成发掘褒奖基层好人好事的社会共识,合力发掘共同举荐;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凡人善举、好人好事传播开来,让百姓学有榜样,营造学习、崇尚、关爱、争当好人模范的浓厚氛围。在“能共情”上发力,大张旗鼓赞颂好人好事,表彰百姓身边的榜样模范,切实发挥好人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从创建文明城市到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好风气渗透到方方面面,干群同步形成合力、树新风尚持续用力、正向引导精准发力,激励带动更多的人当好人、做好事。
营造好风气,顺义区坚持扬善抑恶、激浊扬清,既发挥典型榜样的正面示范带动作用,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谴责、制止和纠正。专项整治与常态化行动相结合,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人文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顺义好风气”建设,顺义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引导全区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文明有礼、诚实守信、重诺笃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暴晓燕上榜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王蕊(中)当选“2024北京榜样”年榜人物。
对好人好事的大力褒扬,恰似点亮一盏盏明灯,不仅让行善者内心充满温暖,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与社会责任感,激励着他们在善举之路上坚定前行,更在全社会树立起了一个个闪耀的榜样。2024年,顺义区一人入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一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0人获评“北京榜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区做好事的人不断增多,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营造顺义好风气正成为全社会的意识和共识。
“顺义好风气”在基层治理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顺义好风气”建设聚焦人的问题,全方位推进党风政风建设,深入抓好社风、村风、民风、家风,实现自治、法治与德治有效衔接,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文明实践力量。2024年前三季度,顺义区城乡环境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考评持续保持首都平原新城第一,11类重点警情下降35%,邻里关系类案件减少27%。
供稿 |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