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顺义,13家中央和市属媒体组成的媒体团参观考察了顺义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的建设成果。随后,各媒体从不同角度、以多样形式对顺义进行了全面报道。
媒体团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采访。
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19日刊发的报道《北京顺义: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将迎首展》,展示了顺义会展经济的发展成果。文中介绍了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情况,通过多张现场照片,展现了首展布展的情况。
中新社报道。
中新社20日报道《临空经济加速腾飞 北京顺义打造产城融合国际新城》,高维度诠释了顺义的发展蓝图。文章结合《顺义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年—2030年)》,深度呈现了顺义在临空经济先行区建设、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壮大以及会展、智造、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描绘了一幅产城深度融合、国际范儿十足的新城画卷。
媒体记者在中德产业园拍摄记录。
《北京日报》刊发的《顺义加速建设产城融合国际新城》一文,通过国际要素汇集、跨境医药领先、高精产业集聚三大亮点,生动展现了顺义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北京日报》头版报道。
《北京日报》记者孟紫薇说:“来顺义采访,我很有感触。印象最深的是理想汽车实验室的工程师都非常年轻,可见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顺义这片热土,在这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媒体团在理想汽车实验室交流。
《北京商报》刊发的报道。
《北京商报》深度剖析,20日刊发了《加速建设产城融合国际新城 2030年顺义经济总量将突破3300亿元》,从会展业新展安排、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示了顺义会展业、中德产业园、天竺综保区及医药健康产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新京报》和《北京青年报》刊发的报道。
《新京报》19日发布的《用好“国门”资源,顺义打造国际化新城》与《北京青年报》20日发布的《顺义将建“产城融合国际新城”》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顺义如何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构建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新城。
新华社记者(右)与北京罕萌诊所相关负责人交流。
一系列报道,不仅是对顺义近年来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顺义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年—2030年)》今年2月初发布。顺义区聚焦国际化类海外,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设定了15项高质量发展指标,还会同市级部门,围绕规划实施、园区建设等七个方面,制定了21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赋能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
顺义,在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空中,将不断书写精彩篇章,努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卓越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