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新的十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主阵地,优质的医疗资源纷纷落地,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未来十年,它们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医疗资源优势?如何在科技创新、智慧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爱问医生》策划推出--新十年,副中心优质医疗启新篇,北京友谊医院医务处处长刘壮做客直播间,带您了解友谊医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亮点内容。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是城市副中心的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作为亲历者,您觉得通州院区开诊这些年来最大的变化有哪些?
2018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促进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了当地和周边群众对友谊医院的信任和肯定。
通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的管理模式,友谊医院实现了多院区的同质化管理,同时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2024年4月,随时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诊,友谊医院形成了“三区一部”新发展格局,医院的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2018年至2024年,北京友谊医院的门急诊总量由252.4万人次,增加到413.7万人次,增长63.91%;手术量由2.69万台,增加到5万台,增长85.87%;年出院人数由7.5万人次增加到13万人次,增长73.33%。服务能力的提升,使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市属优质医疗资源,同时患者等待时间也大幅缩短。
自从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以来,有哪些优势的、新的学科、团队入驻,解决了过去诊疗上的哪些难题?
友谊医院在确保各院区医疗服务同质化的同时,一院多区的布局既有总体的规模效益,又有局部的专科优势。通州院区以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为侧重点。
自通州院区开诊以来,北京友谊医院先后将外埠患者占比较高的血液内科噬血细胞综合征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点团队、肝脏移植中心和泌尿中心肾脏移植病区整体搬迁至通州院区,床位数、服务规模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科建设也更得到进一步发展,通州院区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
截至2024年底,通州院区共完成肾脏移植手术近700台,位居北京市第一。2024年,肾脏移植总体数量以及亲属活体肾移植数量位居全市首位。肝移植中心完成了700余例肝脏移植手术,其中活体肝移植382例,儿童肝移植352例,并有着多项技术创新。血液内科已成为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领域国际最大单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噬血细胞综合征和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疗中心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同时,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以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创)诊断与治疗为特色。2020年荣获世界内镜组织认证的全球最佳内镜中心(TOP20);2023年获批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荣获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作为医院的特色优势科室,消化中心成为第一批入驻通州院区的临床科室。自2018年12月22日开诊首日,消化中心门诊、病房、内镜中心便同步运行。六年间,通州院区消化中心努力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2024年全年,通州院区消化中心年门诊量达6万余人次,内镜操作量达到3万余人次,住院人数1800余人次,完成急诊内镜800余人次。
这些年里,我们还陆续开展了副中心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北京市首例机器人获取供肝肝移植手术,京津冀地区首例肝移植术后高难度食管癌手术。特别是机器人手术的开展,创造了副中心的很多第一,如第一例机器人辅助定位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第一例机器人胸腔镜手术,第一例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第一例机器人辅助亲属供肾切除术等等。
优质医疗资源的落地,最期待的是有需要的患者,通州院区的建立为周边百姓看病就诊带来了哪些具体便利?
1、不断内部挖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提高患者就医可及性。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医院优势学科消化中心。为了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消化中心逐步推进开展了各项便民措施。例如,为缩短患者住院等候时间,消化中心自2023年4月开设日间病房,目前每月可完成日间手术80余台;为缩短胃肠镜检查等候时间,2023年12月搬迁至新的内镜中心,内镜操作量实现了翻倍,内镜预约时间大幅度缩短;为方便门诊患者复诊,2022年起开通互联网诊疗,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方便胃肠镜检查患者围检查期咨询,2023年起开展免费消化内镜线上护理门诊。
2、门诊通柜服务提高患者就医效率。
在通州院区推出的门诊通柜服务,打破了传统窗口服务的壁垒,患者在任意窗口均可完成所有非诊疗业务需求(如咨询、预约、退费等)。这一创新性服务模式不仅改善了门诊就诊环境,还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增强患者获得感。
3、积极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
自2020年推出互联网诊疗服务以来,北京友谊医院累计为11.8万人次提供了线上服务。目前,医院三院区均开通互联网诊疗,患者无需多次往返医院,即可完成部分诊疗流程。互联网诊疗还开设了专科护理咨询服务和麻醉评估线上门诊,极大地方便了患者。此外,医院还推出了无纸化流程和电子导诊单,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4、急诊“集成式管理、一站式服务”。
北京友谊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随着顺义院区的开诊,已成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急诊科,目前拥有抢救室、留观室、急诊监护室和急诊病房总床位数270余张。2023年12月,通州院区二期开展后,急诊医学科搬迁到二期急诊医技楼,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由就诊区、抢救区、留观区、检查区组成。就诊区设有内科、外科、神经内科等诊室,其余科室为24小时会诊模式。CT、超声等检验检查项目可在急诊区域内完成,自助机具、收费处、药房也在急诊平面内展开,使患者和家属不离开急诊区域,即可获得涵盖就诊、检查、诊断、抢救、收费、取药等“一站式”医疗服务。
作为首家落户副中心的三甲综合医院,友谊医院也是医联体的牵头单位,目前医联体的规模和运行情况如何?
医院目前与通州区10家二、三级医院及基层卫生机合作构建医疗联合体,与2家医疗机构构建妇幼及康复专科医联体,形成了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为核心,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各单位间以双向转诊、技术支持、服务衔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医院管理、文化建设等环节为纽带,形成“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管理模式。
1、区域医联体建设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与徐辛庄、永顺、潞城、甘棠、宋庄等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了片区医联体协议。
一是通过远程培训、专家下社区带教查房、接收成员单位医师进修等多种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带动基层医务人员。
二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设特色专病门诊。与合作医院联合建设社区专病特色科室。在通州区卫健委的统筹安排下,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协助通州区徐辛庄、宋庄、永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专病门诊。如中医科协助徐辛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脾胃病专病门诊、心内科协助永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冠心病合并心理疾病专病门诊、骨科协助永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骨质疏松专病门诊等。
三是发挥专业综合优势,提升合作单位服务能力。比如,2024年中医科魏华民副主任医师在徐辛庄社区共出诊48次,接诊患者900余名,其中包含一些长期受脾胃病困扰的疑难杂症患者。魏华民副主任医师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他的精心诊治下,许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魏华民副主任医师通过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与中心医师共同接诊患者,现场演示疑难病例的分析思路、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案制定,并成功举办2次专题讲座,有效促进了中心医师诊疗技能的提升。再如骨科中心继续与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力合作开展骨质疏松专病特色科室建设。骨科专家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骨质疏松诊疗知识培训,使其掌握骨质疏松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及药物使用方法,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加强专病特色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截止到2024年底,骨科中心在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出门诊48个单元,共计约500余人次,处方点评12次,授课4次。下基层义诊一次。2024年共计双向转诊25人次,其中手术4人次,均获得患者一致好评。
四是开通绿色通道,畅通患者双向转诊。友谊医院为医联体内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留专家号源,提供优先接诊、检查等服务。全部门诊预约号源在常规放号时间前2周向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预约挂号。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持续优化转诊服务,提高门诊患者中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的占比,每季度向北京市卫健委上报基层预约转诊工作进展情况。2024年我院共接收医联体基层单位上转病人4362人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64%。
五是开展义诊活动,加强医联体工作宣传。按照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管中心、通州区卫健委等上级部门的部署,根据医联体单位实际需求,医院积极与各临床科室沟通,组织专家开展各类科义诊活动。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共计组织34个科室28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了32场义诊活动。
2、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合作
与徐辛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通州卫健委在徐辛庄中心成立了老年护理中心,并依托于北京友谊医院建立老年护理病房,可以对住院的老年患者提供慢病管理(包括心肺及肢体康复、营养、心理调适)以及急危重症的早期救治。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一是友谊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入驻,构建紧密合作框架。医院选派医护代表,驻守徐辛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完成基础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同时,全面负责中心业务管理及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沟通协调工作。
二是选派医疗专家,打造特色学科。通过专家下社区出诊带教、义诊服务、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医护人员进修培训等业务的开展,完善中心学科建设,提升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搭建“1+1+X”的家庭医生团队模式。医院将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药剂科等专科医生融入社区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定期出诊带教、建立家医微信群等方式,提供专科医疗指导,增强居民对家医团队的信任感,提升获得感,丰富了紧密型医联体内涵。同时积极打造专病特色门诊。目前,脾胃病专病门诊已完成建设,正在申请成立颈肩痛专病门诊。
三是规范科室管理,培养医疗骨干。通过开展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为徐辛庄社区全体职工开展常见慢性病预防治疗、临床操作、人文医学等培训。心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出诊专家通过病例讨论、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实用性培训4次。加强辅助检查同质化管理。为实现医联体辅助检查同质化,医院超声、检验、放射科骨干通过实地调研,协助徐辛庄社区制定质控标准,定期对医技科室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徐辛庄社区病房作为医院全科医学科第二病区,大大提升下转收治能力。通过对病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查房等方式,逐步实现病房同质化管理。派驻专家指导社区医生开展了深静脉穿刺置管、静脉营养支持、肿瘤止痛、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引流等多项新技术。
目前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项目有哪些?未来,友谊医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新任务、新目标?
医院目前有京津冀技术合作单位4家,其中三河市两家,承德市一家,唐山市一家,目前与三河市两家医院已经完成技术合作协议的续签工作,并与唐山及承德两家医院完成医联体合作协议签署。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不断优化分级诊疗流程,解决医联体内部疑难危重病人转诊需求,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连续、高效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合作医院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在患者看病的过程中,这些年智慧医疗的介入给患者看病就诊也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同时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更多动力,这方面的亮点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远程医疗技术应用。随着“三区一部”建设发展,放射科的远程检查技术平台、智慧化图像处理中心、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技术手段日益成熟。放射科多院区之间可以实现同步影像检查项目,多院区采集图像全部传输至处理中心,统一进行图像重建,专家“足不出户”即可指导分院区技师摆位操作。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往住院患者在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通常是由护士估算时间或者患者不敢休息,药液没了赶紧叫护士过来进行换药或拔针操作。为了进一步提升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医院引入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输液过程的全流程监控,使护士可以实时查看输液患者的输液余量、滴速和剩余时间等信息。当输液即将完成或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发出智能报警,提醒护士及时处理。这款智能输液监测器体积小巧、操作简便,只需将输液袋挂在上面即可进行输液监测,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便利性和患者安全性。
健康手环也是医院通州二期信息化建设亮点项目之一。该手环主要针对住院患者,患者到达病区后,身份信息与手环进行绑定操作,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应用,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体征,包括心率监测、行动轨迹定位和危险区域提示等。该手环具备24小时健康体征监测和一键求助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迅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医院还引入了多款智能机器人设备,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其中,基于5G技术的病房智能机器人可以为患者提供住院区域和病房设施的介绍,并协助护士进行体温采集、自助点餐和配餐等工作。智能接待宣教机器人则可以为新入院的患者进行环境介绍和入院须知的宣教。同时,机器人还能及时收集并反馈患者的症状和真实情况,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此外,智能舞蹈机器人除了可以进行宣教、引领带路和互动问答外,还拥有高自由度的手臂,可以进行唱歌跳舞等活动,为患者带来欢乐,缓解焦虑情绪。病房配送机器人则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自主进行物品配送,为患者提供送药、送餐等服务,简化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网友提问:外地患者,尤其是天津河北患者来就诊在报告互认、医保结算等方面目前有哪些便利吗?
目前北京与天津、河北实行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有686家,北京市达189家,上至三地三甲医院,下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医院、县医院(比如北京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市虹桥区中医医院、河北怀安县医院)。
同时,友谊医院也是北京市影像质控中心,具体推动检查结果互认这项工作。已实现互认项目50项,如颅脑MRI、腹部MRI、胸部CT、腹盆腔CT等。患者来院之后不用再重复检查,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提高了诊断效率。目前北京市内医院已经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线上互认,京津冀三地之间目前只能实现线下的互认,未来将会逐步实现,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给患者最大的方便。
在医保结算方面,早在2020年,天津河北的医保患者来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急诊就诊,就可以实现持卡实时结算。202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也就是说,天津河北的医保患者,到北京友谊医院就诊,不需要提前办理备案,和北京医保患者的就诊流程是一样的。
撰稿:白琳
微信编辑: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