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赏花时
美好春光入画来
你的朋友圈里有人在晒花吗?
今年春天
你出门赏花了吗?
快来这里
感受第一波春日袭来
……
随着气温稳步回升,“迎春第一花”蜡梅已经陆续开放,迎来最佳观赏期,在有着京西“小故宫”美誉的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金黄的蜡梅已悄然绽放,点点花朵簇拥在枝头,与红墙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早春画卷。
据记者观察,这里的开花率已达40%,正逐步进入最佳观赏期,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正是为这第一波春景而来。“北京的春天特别的漂亮,毕竟沉寂了一个冬天没什么颜色,在这个春天里找找鲜花、找找颜色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正在拍摄蜡梅的游人表示。
“蜡梅”还是“腊梅”
蜡梅名称中有个“蜡”字,和蜂蜡的“蜡”字相同。蜂蜡俗称黄蜡。蜡梅开黄花,原名黄梅。古籍《礼记》上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因当时岁暮为举行大祭祀之月,故农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蜡梅开于蜡月,故此得名。“蜡”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腊”字,因而蜡月和蜡梅的“蜡”字,可和“腊”字通用。所以蜡梅与腊梅,可以通用。
在春日中漫步
在古建中穿梭
北京艺术博物馆
致力于古建的保护与开放
将传统书画等主题展览与古建融合
让更多市民游客能够走近历史
感受文化魅力
近日,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瑞彩盈门”木版年画展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展览现场,一幅幅色彩鲜艳、工艺精湛的木版年画令人驻足流连。据了解,为配合“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北京艺术博物馆在万寿寺中路普度群生殿举办《瑞彩盈门—木版年画展》,该展览精选了馆藏六大产地木版年画40余件,通过“神灵神兽”“人物故事”和“吉庆富贵”三大主题单元,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这些年画题材广泛,涵盖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农事生活以及吉祥寓意等多个方面,从驱邪纳福的门神年画,到象征着丰收喜悦的农耕场景年画,每一幅都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北京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小军说“中国木版年画是中国绘画、民间文化的一个集大成的结晶,所以它里面是民俗的绘画以及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写照,所有展出的展品体现出来的,如月月有余、福字、寿字,这些题材表现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对未来一年的期望,对自己的展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赏春景
看展览
观古建
还少点什么呢?
答案在这里
今年,北京艺术博物馆以蛇年为主题,结合馆内的“洪福齐天”彩绘、五福捧寿、玉兰花、银杏等多种元素,精心设计了以“金蛇献瑞”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其中,蛇年系列冰箱贴备受游客青睐,设计师巧妙地将冰箱贴外轮廓以葫芦的形状展现,象征着健康长寿、家族兴旺、和谐美满和招财纳福,不仅外观精美还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新年氛围。
北京艺术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徐衍伟介绍:“除了冰箱贴,我们还推出了蛇年系列笔记本以及车载香薰,通过这些文创产品让广大公众真正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游客可以走进博物馆,把‘博物馆’带回家。按照我们今年文创的工作计划,结合着四季不同的特点,北京艺术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原创冰箱贴等生活类的文创产品,满足公众更多的文化需求。”
在博物馆中
不仅能
感受新年第一缕春日胜景
还能
看展览 观古建
感受历史文化元素
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碰撞
让历史文脉
在群众的生活中
赓续不辍 生生不息
最后
小编为大家剧透个消息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
万寿寺的玉兰花将于3月中旬到达观赏期
有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
记者:王楠
编辑: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