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名片丨南锣鼓巷
2025-03-04 21:2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南锣鼓巷风光明信片》是一套以南锣鼓巷为主题的风光明信片,共计22张,以白描的绘画形式(略显单调)展现了南锣鼓巷及其周边地区的独特风情和历史文化。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东侧,钟鼓楼的东南、地安门的东北方向,属东城区境内交道口地区,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巷,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板厂胡同27号

南锣鼓巷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它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具象体现,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因此又称蜈蚣街。明属昭回靖恭坊,称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属镶黄旗,改称南锣鼓巷。在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南锣鼓巷被划归为内左三区;进入民国时期,则变成了内五区的一部分。

财神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2022年3月,南锣鼓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第一批)。

地安门

锣鼓巷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最为流传的是以下两种:一种说法是,南锣鼓巷的名称源于其地形特点。由于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形状宛如一个驼背人,因此得名“罗锅巷”。后来,在清朝乾隆年间,此地成为镶黄旗的驻扎地,为了避讳“罗锅”一词(在中文中有贬义,形容人驼背),就改名为南锣鼓巷,寓意着敲击锣鼓、欢庆胜利的美好愿景。

段祺瑞制政府

另一种说法则是,南锣鼓巷的名称与其历史功能有关。在古代,南锣鼓巷是京城的重要通道之一,连接着内城的南北方向。由于这里地处繁华地带,商贾云集,因此经常有锣鼓声响起,热闹非凡。人们便根据这一特点,将其命名为南锣鼓巷。

拱门砖雕

南锣鼓巷曾经汇聚了众多高官显要与文化名流,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明末清初的两朝重臣洪承畴,他的故居就位于南锣鼓巷主街上,洪承畴在明清交替之际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清名将增格林沁,他的王府位于炒豆胡同中,是南锣鼓巷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僧格林沁在清朝末期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和抵御外侮,为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作出了贡献。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他的宅邸位于菊儿胡同东口的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末代皇后婉容,她的娘家宅院位于帽儿胡同35号、37号院。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她的命运与清朝末年的动荡历史紧密相连。

鼓楼

北洋军阀时期的重要人物靳云鹏,他的故居位于东棉花胡同39号院,靳云鹏在北洋政府中担任过多个要职,对当时的中国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曾任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他的宅院是可园,位于帽儿胡同7号至15号(单号)。可园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之一,目前是北京保存较好的宅园之一。

和敬公主府

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的故居位于雨儿胡同13号院。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文学巨匠茅盾曾在南锣鼓巷地区居住,虽然他的故居具体位置可能已难以考证,但他的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故居不仅展示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艺术作品,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蒋介石行辕

南锣鼓巷还汇聚了众多特色小吃。章鱼小丸子:内馅丰富,每一口都能带来满满的满足感。老北京爆肚: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芝麻酱的香气而闻名,让人回味无穷。炸酱面:传统的北京面食,搭配特制的炸酱,味道醇厚。冰糖葫芦:传统的北京小吃,以山楂串成,裹上糖浆,甜而不腻。灌汤小笼包:先吸管喝汤,再享受馅料,原汁原味。海小姐的玫瑰饼:新鲜出炉,外酥里嫩,带有玫瑰的香气。吉事果:搭配雪糕食用,美味升级。阑泰茶:推荐尝试爆打系列,解腻又提神。面筋先生:看着别人吃都会流口水的美味小吃。

可园

南锣鼓巷还是北京一条非常有特色的酒吧街。这里的酒吧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这里的客人以国外游客、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他们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无论是看书、带着电脑来加班,还是朋友小聚、洽谈公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落。

奎俊府

茅盾故居

南口牌楼

齐白石故居

秦老胡同

僧王府

水准点石碑

顺天府学

孙中山行馆

万庆当铺

文昌帝君碑

文丞相祠

钟楼


作者: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