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侧台口的上场门打开,指挥家景焕身着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梳着其标志性的干练盘发,面带微笑、快速走上指挥台,向观众鞠躬致意。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仅仅几步,便将力量与自信传递给现场观众。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记者见到了刚刚结束排练的景焕。她怀抱谱子迎面走来,脊背笔挺如松,眉宇间透着一股自信、有力又不失优雅的锐气。指挥台下的她状态更加松弛,随手将长发盘起,干练爽利,笑起来眉眼弯弯,尽显女性的柔美。她的说话速度和她的步伐一样快,作为北方女孩,干脆、爽朗是刻在骨子里的特质。
一甲子的缘分
景焕于2023年12月1日出任中国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国交”对于景焕而言,不只是一个单位、一支国字号乐团,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
景焕的姥姥是我国知名歌曲译配家、音乐教育家邓映易,曾先后译配出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舒伯特歌曲集》、舒曼《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马勒《大地之歌》等许多经典作品,并培养了大批声乐工作者和教学人才。
1963年,邓映易响应国家号召,从当时的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的前身)调至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支援地方的音乐教育建设。六十年后,景焕来到了姥姥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那种感觉非常复杂。当中国交响乐团的周宇书记拿出姥姥当年工作的照片和资料时,立刻让我想起小时候她在家伏案工作的样子。我认真翻阅了国交留存的所有关于她的资料,有很多是我没有见过的,非常珍贵。”
在景焕的记忆中,她的姥姥跟别人的姥姥不一样。“小时候,其实我和姥姥在一起的时间挺多的,爸妈出去演出就会把我放在姥姥家。我记得她永远都在伏案工作,她的书桌上堆着各种谱子、唱片。姥姥也会照顾我的生活,但更多的是看着我练琴,心心念念她那些还没完成的稿件,书桌上永远是堆成山的辞典和乐谱。”景焕认为姥姥对音乐事业的执着,对她是一种引领。
景焕生长在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从事音乐工作。但这个家庭对景焕最大的影响不是音乐的传承,而是爱与包容。父母的和睦让景焕从小幸福感十足,“我爸妈对我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对我说得最重的话就是‘太不像话了’。小时候不爱练琴,父母也没有过度强迫我,似乎非常坚信水到渠成,等待孩子的心智自然成熟。这样的空间反倒让我挺自觉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也就养成了统筹时间的能力。长大后,我的很多成长节点他们都会跟我商量,后来就索性放手让我自己做主。所以我最大的‘优越感’就是感觉自己被满满的爱包裹着,觉得自己是个挺幸福的小孩。”景焕满脸幸福与自豪。
景焕从小同时学习钢琴和绘画,在绘画上也颇有天赋,“练琴坐不住,画画却坐得住。”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由于学习时间紧张,必须二选一,景焕考虑了好几天,最终选择了音乐,“我确实很喜欢画画,画得也挺好,还得过国际比赛的奖项。但我就是觉得,好像应该去学音乐,而且那时觉得学音乐也不妨碍我画画。”
景焕高中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作曲,“我对创作其实挺感兴趣的,但是有一次我爸跟我很正式地谈了一次,他建议我学习一下指挥,他的理由是,觉得作曲家的工作过程太孤独了。”景焕的父亲也从事作曲和指挥工作,于是她听从父亲的建议,开始跟随指挥家、教育家徐新学习指挥。
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考大学时,景焕选择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继续跟随徐新学习。说起徐新老师,景焕满眼遗憾。徐新在她本科毕业两个月后去世,景焕也成为其年龄最小的学生,是大家的小师妹。“徐老师对所有学生的影响都非常大。他给学生最多的是启发,告诉我们很多经验,为我们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然后留下空间让我们日后自己去填充对音乐的理解。”景焕感慨,徐老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坚持、坚信“让你这颗种子开出你这样的花”。
徐新的去世让景焕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我本来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从来不做规划。我本想跟着徐新老师继续学习,但现实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此后,景焕考入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指挥系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并同时进入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兼任辛辛那提青年管弦乐团助理指挥以及阿塔利亚室内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其间,景焕不仅积累着指挥经验,还收获了关于艺术管理以及训练青少年乐团的经验。她还赴巴西圣保罗参加若丹山庄国际音乐节,凭借自己的卓越表现获得了指挥家马琳·阿尔索普的赏识。马琳·阿尔索普邀请她参加卡布里罗音乐节,同时担任巴西圣保罗国家交响乐团2013乐季的助理指挥。
2012年,景焕在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一场演出的后台偶遇时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指挥家余隆。余隆觉得景焕应该回国发展,随即邀请她加入广州交响乐团。景焕坦言,当时收到这个橄榄枝非常激动,随遇而安的她原本以为自己就会在辛辛那提工作下去。但是命运的齿轮好像又开始转动了。转年,景焕飞到广州,欣赏了广交当年的乐季闭幕音乐会,那是景焕第一次到广州。面对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乐团精彩的演奏和观众热情的掌声打动了她。
2013年12月17日,景焕以驻团指挥的身份首次亮相广州交响乐团,与小提琴大师马克西姆·文格洛夫演绎了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广州观众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家的尊重,让我觉得很温暖。”景焕说。
因热爱而坚持
从广交的驻团指挥到常任指挥,再到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青交及少交)的音乐总监。十年间,景焕既见证了广州古典音乐市场的成长,也见证了广青交、广少交给这座城市带来的青春风暴。
看过景焕为广青交、广少交排练的人,都会感慨她怎么这么会跟孩子相处。实际上,这部分源于她在美国辛辛那提青年交响乐团时做助理指挥的经验。
景焕清楚记得,2019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也是广州与福冈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四十周年。广青交到日本福冈和东京演出,日本的观众很惊讶这些孩子用业余时间组建的乐团能达到如此专业的水准。有观众说,闭起眼睛来听跟职业乐团没有差别“。我们返场的时候演了一首《花会开》,那是‘3·11’大地震的赈灾公益歌曲,是整个日本进入至暗时刻时激励了民众的一首歌。曲子响起来的时候,孩子们在台上演,下面的观众都在跟着唱,很多人都流泪了。这样的经验让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想我们是在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们的心智。”
2023年7月27日,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景焕的带领下,怀抱艺术的初心和勇气,以精湛的演绎在韦尔比耶音乐节标志性的康邦大厅征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这是音乐节三十年来首次邀请来自中国的交响乐团,也是广青交此次巡演中最受古典乐界关注的一场音乐会。
“我们成立广青交、广少交的初衷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而是希望音乐能陪伴孩子一生。这些孩子未来可以是医生、工程师、老师……但他们的共同点是热爱音乐。我们相信他们会像蒲公英一样,把音乐的种子传递给更多人。这是最让我们欣慰的。”景焕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广青交的孩子们教会了我,什么是简单的快乐。”
3月8日,中央民族乐团将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红妆国乐”音乐会,景焕受邀执棒。这也是景焕首次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虽然每年惯于用音乐为女性同胞以及自己庆祝节日,但她仍不喜欢被问及女性指挥与男性指挥的区别、女性指挥是否更辛苦等话题。
“存在即合理。不应该用性别区分职业属性、衡量职业水准。从工作内容看,安排曲目、排练、管理乐团……不同指挥之间个体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作为80后,她从未因为是女性而紧张,也从未因为“后浪”辈出而焦虑。在她看来,每一个人都有其可贵之处和不可替代性,“我们都在各自的位置实现自身价值,在不同的时间点发挥自己的作用。”
孟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