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 凝聚发展成果
教学成果奖是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设立的教育领域最高级别奖励。为更好促进东城区优秀教学成果梯次发展,引领学校在破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中凝炼成果,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发展中沉淀经验,东城区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开展了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获奖成果展现了东城教育守正创新的不懈追求与改革发展的蓬勃生机。其中特等奖、一等奖成果汇集了东城教育人在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大思政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教与学方式变革等方面的创新思想与实践。
东教印象将系列呈现一批代表性成果,期待这些成果能为更多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启示和借鉴。
第四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实践教学新样态
特等奖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经过持续探索实践,学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特色化、体系化,逐渐形成以素养提升为核心的“五个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确立一个理念:整体育人理念是基本遵循,坚持实践育人,坚持情境育人,坚持因材施教。建构一套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开发实施了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特色的系列课程,呈现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及选择性特点,“主学科+辅学科”的主题学习模式是落实跨学科教学的较好途径。推进一种课堂: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形成启智、开放、融合的课堂文化。优化一种评价:以“人人出彩”为目的,坚持正向评价,形成个性化、过程性、增值性的评价体系。打造一支队伍: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保障体系中,推进资源整合与教师跨学科合作是基本策略,以“项目管理”为依托构建教师共同体,形成多元联动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本成果形成了“五个一”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创生了以整体育人为核心的学科实践育人新理念,构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体系并明确了实施路径,既揭示了可资借鉴的育人模式建构规律,又呈现了鲜活的实践育人的新样态。健全了以历史学科教师为引领的“学校主体、家庭支持、社会参与”协同育人新机制。优化了侧重正向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实践证明,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学模式,辐射示范效果好,得到上级部门、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生态课堂的建构
一等奖 北京宏志中学
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三环五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三环”即“问题情境创设环节、问题链跟进环节、迁移应用训练环节”,是学科课堂教与学的三个关键性主体环节;“五度”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科课堂教与学要有高度、有宽度、有密度、有梯度和有温度,是落位上述“三环”的达成度与实现度的操作性要求。同时,为了优化教学模式实施效果,成果还制定了“线上与线下考查相结合”“个体与小组考查相统一”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搭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交流互动——课后拓展训练”生态课堂教学平台。
成果将学科课堂作为多因子综合影响、相互作用的完整生态系统,创设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三环五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找到了一条信息技术驱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路径,并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小组合作的“团队化学习方式”。
通过成果的应用,教师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专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有效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增强;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
开放性教学策略促进学生 高阶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
一等奖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
学校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学校、学科组、教师三级联动体系,从制度与教学策略双维度优化,形成兼具科学性、实操性的策略系统,驱动教师开展开放性教学实践,深挖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多元路径。经大量课例研究,跨越多学科、多主题深入实践研讨,凝练出六大关键策略:共享备课,夯实高阶思维基础;优化课程架构,为高阶思维培育护航;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创设优质教学情境,激发思维灵活性,开启乐学模式;巧设问题链,深化思维深度,助力学生 “会学”;推进信息化应用,点亮思维独创性,实现 “智学”。
本研究开辟了教学改革新航道:依循改革逻辑,聚焦学校、学科组、教师三层逐级突破,精准发力于有效方法与实践策略探索。改革成效检验严谨科学:立足调研,以结果反哺检验流程,打造改革成果闭环。赋能学校发展新高度:以研究为笔,绘就学校育人新画卷,提升品牌声誉与社会辐射力,为核心区教育注入内涵式发展动能。
成果实施后,学生高阶思维实现跃升:经调研,高阶思维八大维度、五大品质取得较为明显的进阶。
“三环六步六维四度”
中职“三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等奖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
本成果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从2016年探索中职“三有”高效课堂教学开始,历经七年,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流程、实施多维评价而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三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三环六步”是以时间为轴划分的三个环节及六个课堂“教”“学”步骤组成的课堂教学流程,“六维四度”则是教师“教”的问题设计评价以及学生“学”完成任务参与度评价的课堂教学多维度评价体系。
该成果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情景中的真实任务为引领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以真实职业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展示,使学生应用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多视角、多维度的师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同时,也引导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师生能力实现同步提升。
该成果的价值在于通过创新有用的教学内容、探索有趣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以感受情景、激发兴趣为课堂载体,以引领学习、主动探究为课堂学习途径,以展示评价、总结提升为课堂活动重点,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教学价值追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学终极目标,有效解决了中职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缺失和“教学评价”单一的问题,为中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END-
素材来源: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中各校
编辑:东城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