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她办公室灯亮着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踏实”
2025-03-14 21:1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噪音扰民

跑冒滴漏

断电停水

……

看似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儿,但对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党委书记柳春英而言,却是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要事”。

3月14日,由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的人物系列纪录片《主角》第二集《微光成炬》,在海淀融媒全媒体矩阵正式上线,用影像记录以柳春英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

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位于苏州桥西北角,始建于1993年,社区由5个小区组成,辖区总户数1689户,常住人口4100余人,电话、微信群成为柳春英了解居民诉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平均每天要接近百个电话,一共有40多个微信群,只要是居民反映的合理诉求,我们都会积极响应。”柳春英说道。

电动自行车充电难

新能源汽车充电不方便

小区活动空间不够

……

这些在很多老旧小区会出现的情况

也成为了小南庄社区的难题

怎么办?

安装充电桩?由于小区是高压自管用电,电容饱和,扩容成本高,没有办法安装充电桩。

在周边停车场设置充电桩?因场地和电源受限,此方案也未能实现。

最终,小南庄社区另辟蹊径,通过引进“智能移动充电车”,破解了小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

居民有需求 社区找办法

居民有想法 社区去实现

居民唱主角 社区搭舞台

增设小区的光伏自行车棚、在健康100运动广场增加健身器材、把社区低效空间“点石成金”改造成全龄友好广场……这些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事情,都由居民“唱主角”,小南庄社区紧扣“大家商量着办”和“四合”服务品牌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政、校、企和居民多方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出具有“海淀特色”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小区居民们都很好,

我们把他们当家人,

他们也拿我们当自家人。”

“居委会经常会收到

孩子们写的感谢信,

我们看了都觉得干劲儿满满,

不能辜负居民们的期待。”

“居民们有时候做点好吃的,

也会惦记着我们。”

……

提起对小南庄社区的感情

已经在社区工作22年的柳春英

有说不完的话

同样,提起柳春英,居民们也满是赞叹。“我每次回家看到柳书记办公室灯亮着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踏实。”75岁的边阿姨说道。“从她来居委会的那一天我就知道,确实人不错,办什么事儿都为老百姓着想,什么事儿都跟老百姓商量。”周大爷说道。

居民们的认可,是对柳春英最大的奖励。“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居民的小事儿就是我们的要事儿。希望我能做一个平凡的,但是能提升大家幸福感的社会工作者。”柳春英说道。

在海淀,像柳春英这样的社区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承载着无数市民的期盼与需求,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收获的含“赞”量极高的评价,源于他们心中“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更源于通过“大家商量着办”等工作机制,与社区居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举措。

“微光如炬”是对社区工作者最贴切的诠释,他们如点点微光,汇聚成炬,照亮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他们扎根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琐碎铸就伟大,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担当。

无论是孤寡老人的暖心照料

还是社区活动的精心组织

无论是邻里矛盾的细致调解

还是社区改造的日日夜夜

他们始终是群众身边最可靠的“守护者”

是政策的“传声筒”

是民意的“连心桥”

致敬“小巷总理”

致敬社区工作者

愿这簇温暖的火光

持续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记者:李洪亚

编辑:罗雨涵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