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丰台区少年宫“你好,世界”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以儿童视角下 “花园城市的绿动密码,何以‘离尘不离城’?”为驱动问题,开展了本学期首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北京市校外“三个一”优质创新项目之一,本次活动以世界花卉大观园为实践基地,通过两次实地考察,学生们以“花园城市里的自然观察家”的身份,深入探究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后续阶段性项目成果——创作园藏植物互动式儿童科普绘本奠定了坚实基础,让美育课程浸润在花园城市中,让花园城市中多些“1米视角”。
项目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本学期“你好,世界”项目的实践活动承接了上学期对家乡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的探索,进一步聚焦丰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问题。在两次实地考察中,学生们围绕驱动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观察、专家访谈等方式,逐步分解问题、提出假设并寻找答案。
在第一次考察前,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对驱动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有的小组提出:“城市中的植物如何适应人工环境?”有的小组则关注:“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实现生态多样性?”这些问题成为学生们实地考察的核心线索。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仅明确了考察目标,还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分工,为实践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实地考察:从观察到探究感受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世界花卉大观园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先进的生态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了绝佳的学习场景。在两次考察中,学生们深入5大温室——精品花卉厅、热带植物馆、沙漠植物馆、茗赏百花厅和蔬菜瓜果区,观察并记录了不同植物的结构特点与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热带植物馆,学生们被数百年的佛肚树、重阳木和古榕树深深吸引。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了“这些古老植物如何在城市环境中生存?”的问题,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探究了植物适应人工环境的方式。在沙漠植物馆,学生们观察了上百种仙人掌和仙人球,并通过实验任务单记录了这些植物的耐旱特性。有的小组还提出了“沙漠植物能否在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的假设,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
在蔬菜瓜果园,重达150公斤的巨人南瓜让学生们惊叹不已。他们通过观察南瓜的生长环境,提出了“巨型植物的种植需要哪些特殊条件?”的问题,并通过与园区技术人员的交流,了解了植物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这些观察与探究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也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学生行动:主动探究与团队协作展现项目式学习魅力
在两次考察中,学生们始终以主动探究为核心,展现了项目式学习的独特魅力。他们不仅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还通过小组合作寻找答案。此外,团队协作也是本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记录植物特征,有的负责拍摄照片,有的负责整理资料。通过合作,他们不仅高效完成了任务,还培养了沟通与协作能力。
成果展望:从实践到创作打造花园城市互动式儿童科普绘本
两次实地考察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为后续项目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学生们将以筛选出的25种园藏植物为基础,创作一本世界花卉大观园园藏植物绘本。这部绘本不仅是对学生观察与学习成果的总结,也将成为青少年儿童探索园区奥秘的科普指南。通过绘本创作,学生们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同龄人。
项目式学习的创新实践培养未来全球公民
丰台区少年宫“你好,世界”项目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花园城市的绿动密码。两次实地考察作为整个项目的承前启后环节,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通过实践培养了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与全球素养。在本期项目中,学生们将继续以“趣味自然观察家”的身份,探索更多自然与城市的奥秘,为花园城市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丰台区少年宫供稿
编辑 李娜
审核 毛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