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意市集、探究数学奥秘的教师展示课、数学跨学科课程体系展示……3月14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开幕。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汇星校区作为第三会场,举行了一场极具创意的“数学-创‘e’节”。
据学校校长于亚萍介绍,“e”在数学、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此,学校特别将数学节主题确定为“创-e”,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同时,“e”又可以代表“explore”(探索)和“enterprise”(创新),寓意学校希望鼓励学生在数学节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数学的奥秘,勇于创新和实践,并提示教师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活动现场,学校设置的“创意市集”吸引了20个学生数学建模项目参与展示。这些“脑洞大开”的项目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既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又展现出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来自多所学校的数学教师带来了9节精彩的展示课。从“营养午餐”到“二维码的秘密”,从“轴对称图形”到“无理数的奥秘”,这些展示课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紧密围绕数学常数e,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学奥秘。在《怎样通知最快》一课中,教师通过探讨信息传播的最优策略,让学生们理解了指数增长的概念。9节不同内容的展示课让学生们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激发出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学科实践汇报环节,于亚萍分享了学校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与渗透,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经验。她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为抓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在“教师及学生论坛”上,教师代表围绕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享教学经验,并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生们也先后以《春晚魔术中的数学》《台球中的数学之谜》《铁路票价原理研究指导车次选择》《黄金分割——探索数学之美》《数学在旅行规划中的应用》和《足球的结构设计》为题,汇报了自己在数学领域的探索成果和创新思维。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孙迅表示,学校“数学-创‘e’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采写;本报记者:凌月云 ;学校供图 ;编辑:智雨荷 ;复审:常悦;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