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两位优秀毕业生回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走上讲台与学弟学妹分享成长故事。北京市朝阳区将持续举办大中小学“接力培养,接续成长”系列交流活动,将优秀毕业生转化为助力学生成长的“鲜活教材”,持续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
去年9月入读浙江大学的郭傲然以《在人生的旷野上自由奔跑》为题,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学段老师的引领下,如何培养出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担任学生干部的磨练中不断成长的故事。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2022届毕业生张健以分享的主题是《以延续性的视角回看断裂的时间》。他在讲述中鼓励学弟学妹要大胆尝试新事物,并相信“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结合郭傲然和张健以的成长故事,曾经担任过他们不同学段的教师代表先后以自身经历,深入剖析两位优秀毕业生的学习特点、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以及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的育人理念与教育举措。
面对身边的榜样,与会的学生代表积极与学长互动,就自己关注的“如何平衡好运动与学习时间的关系”“填报志愿是兴趣优先还是就业优先”等诸多问题进行请教。两位学长积极回应,他们建议学弟学妹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懂得进行适当的运动,把运动当作调节自我情绪和状态的一个工具,这样学习会更高效。在专业的选择上,他们希望学弟学妹不必过早给自己设限,多了解相关的情况再综合判断。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级干部杜德健在点评时表示,此次交流活动生动展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实践成果和优秀毕业生的成长经历,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借鉴。作为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朝阳提供了典型做法和经验。
北京市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先豹指出,此次交流展示活动是朝阳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总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的创新实践。“通过分享优秀学生的成长故事,挖掘其背后的育人价值,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增强信念与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身心发展。”他表示,未来,朝阳区将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活动,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朝阳经验。
据悉,朝阳区还将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日坛中学、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交流活动,探讨不同学校教学理念影响下的优秀毕业生成长路径,持续打造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创新发展朝阳区“新样本”。
(采写:本报记者:凌月云;摄:通讯员 王宇奇;编辑:王小艾;复审:常悦;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