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这困扰我许久的房产过户问题终于解决了!”近日,丰台区方庄街道芳古园一区第一社区的王大姐,满脸笑容地将两面锦旗分别送到社区居委会和方庄辖区一家长期扎根社区从事公益服务的律师事务所(简称律所)。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她还因房产过户问题愁眉不展,短短一个月就瘦了十斤。
此前,王大姐一直被房产继承相关的复杂手续和法律问题所困扰,四处奔波却始终找不到解决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了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站,遇到了律所的主任律师。律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王大姐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依据,并提出了一个简单易操作的解决方案。很快,困扰王大姐许久的难题迎刃而解。“其实有很多人都从中受益,真的很感谢,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王大姐感激地说。王大姐的经历,正是方庄街道创新“律动社区,法佑方庄”——“律所+社区”法律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法律服务更贴近居民,方庄街道联合辖区多家律所,精心动态调整法律顾问值班表,为居民提供贴心的“一对一”专业咨询。除了像王大姐这样的个性化问题,对于楼道堆物、噪音扰民等17类共性法律问题,街道司法所联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管理实习组,制定了《清理楼道堆物堆料明白纸》等规范化指导文件,让居民遇到问题有章可循。
在矛盾化解方面,社区法律顾问深入参与社区调解,巧用“情理法融合”策略化解邻里纠纷。在芳群园三区,曾有一起房屋漏水纠纷,双方僵持不下。律师通过回顾邻里情谊,再结合法律责任分析,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矛盾。街道还与北京市二中法、市检二分院建立“法治共建”机制,在2024年发布的5个典型案例,成为基层矛盾预防的“法治宝典”。
普法工作在社区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律师积极走进社区,不仅以生动的案例为居民讲解房产继承等法律知识,还着重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展开详细解读,比如讲解消费欺诈的常见形式、消费者维权的正确途径等,增强居民在日常消费中的法律意识。同时,还通过反诈小剧场等创新形式,提升居民的防范意识,帮助居民识别消费诈骗陷阱。
街道更是打造了“紫芳园普法公园”、“芳·种”普法驿站等特色阵地,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法律知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这些阵地会专门设置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宣传区域,让居民在这个重要的消费权益保护节点能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
为了让法治建设长效化,街道计划为17个社区巡回举办法治讲座,强化社区干部法律培训。通过“法官进社区”“法治共建”等机制,持续深化与法检、律所的合作,让法治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方庄街道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精准服务、专业调解、创新普法、长效共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法治获得感,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庄经验”。未来,方庄街道还将不断探索,继续做好法治宣传和服务,让法治之花在居民身边绽放得更加绚烂。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通讯员 杜沐青 赵伟娜
编辑 姜欢
审核 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