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政策措施落地
提高政务服务能效水平
去年以来,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昌平区中心工作,提效能、办实事,积极为加快“四区”建设出力,全区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交上了一份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品质、守护人民幸福的高分答卷。
2024年昌平区重大项目新建工程46项,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纳统120万平方米,总量排名全市第4;2024年,昌平区建筑业总产值到达335.7亿元,增幅9.4%,超额完成增幅4.5%的市级目标和增幅7%的区级目标,位列全市第三。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持续打造幸福和美家园
城市是人民幸福生活、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区住房城乡建委通过制定《昌平区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要点》,确保各项任务落细压实;编制《昌平区城市更新支持政策研究》《城市更新法规政策汇编》《昌平区城市更新项目入库评估办法》《昌平区“多师”协同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城市更新;举办第三届昌平区城市更新论坛,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昌平区城市更新品牌影响力;组织策划城市更新训练营活动,经过训练营的主题沙龙项目推介,18个项目中有沙阳路社区更新、西关简易楼等项目成功对接意向方,有效助推存量更新资源落地转化;统筹推进年度223个城市更新项目,超极合生汇等改造项目已实现开业运营,推动政府街、沙河站东部地区、永安热力供热厂等重点项目快速实施;组织开展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申报工作,5个项目通过专家初审,2个项目最终获评“最佳实践”。2024年,昌平区在全市城市更新奖励考核中获得奖励资金共计1.7亿元,其中二季度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一,三季度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二,四季度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二。
全面做好民生实事项目
主动作为彰显住建担当
在区住房城乡建委的积极推动下,昌平区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开工97个小区、288万平方米,面积占比167%;完工35个小区、206万平方米,面积占比147%,已提前超额完成市区级两级任务。昌平区2024年老楼加装电梯已开工80部,完工60部,已提前完成市区两级任务。其中,针对南环里甲25号楼危旧房拆除重建中的诸多问题,区住房城乡建委与社区居民共同探讨,化解矛盾,消除分歧,全面推进工程建设,2024年底工程实现竣工验收,2025年1月居民回迁入住,终于解决了该栋楼人民群众多年来急难愁盼的问题。昌平区2024年多渠道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988套(间),竣工(基本建成)中石化公租房及未来慧园共有产权住房项目等1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4034套(间)。
加强物业管理
开展专项治理
区住房城乡建委积极组织“北京市住宅物业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做好宣传发动、指导推进、资料审查、筛选推荐、配合考评等工作。深入开展北京市物业服务示范项目,按照市住建委要求,在全区22个镇街、2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广泛动员,积极开展“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创建活动和物业服务示范项目。在全市100个住宅物业示范项目中,目前昌平区有霍营街道紫金新干线二区、回龙观街道尚华家园等9个项目入选。开展昌平区物业管理突出问题治理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50余人次,检查物业项目224项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全区发展添砖加瓦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区住房城乡建委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措施落地,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能效水平。2024年,首钢安置房项目、机器人产业园及未来美城项目完成供地上市,区住房城乡建委均第一时间保证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已有7个项目实现了拿地后当季开工、次季度达产的预期效果,取得在昌企业广泛认可。在2025年3月份公布的北京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昌平区总体成绩排名全市第十位,其中,区住房城乡建委牵头的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在全市该项指标中排名第七位,为昌平区总体排名起到了拉动作用。
2025年
六大方面再发力
一是持续紧盯经济指标。全面梳理在售商品房项目,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调度,多举措协助房地产开发企业解决影响去化难题。督促项目持续做好宣发推广工作,在销售端积极对接客户,提升服务水平。高效统筹盘活存量资源,梳理区属国有闲置低效老旧厂房、楼宇,借助永安供热厂更新改造项目经验做法,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
二是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起草2025年度昌平城市更新工作要点,明细责任部门,量化任务指标。发挥共创中心平台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吸引社会主体参与昌平城市更新建设。
三是深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将任务细化到每个镇街,通过量化指标考核实现对滞后项目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目标。
四是做好房地产市场分析工作。以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为主要抓手,积极行使调控自主权,优化政策环境,提振市场信心,结合昌平区商品房销售指标完成情况,对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建议、新房供应去化市场表现及板块成交特征情况进行分析。
五是抓严抓实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强化落实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全区建设项目中持续开展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建筑工地复工复产、防汛、施工现场夏季安全生产、秋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加大力度确保十八项主动治理措施深入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常见质量问题治理、住宅工程专项检查、老旧小区专项检查、钢筋及防水工程专项检查,结合质量提升措施和“质量月”活动,持续提升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和品质。
六是扎实做好“拿地即实质开工”工作。尽心竭力当好项目“服务管家”,帮助项目做好施工许可审批、施工质量监管、销售许可办理、工程竣备验收等全流程服务监管工作。同时,为保障纳入项目建设手续和施工进度按期推进,定期调度,及时复盘,梳理问题,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完善提前预审、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方式方法,反复打磨,优化细节,不断提升开工审批效率。
文丨徐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