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有班级赛!昌平这所小学11年开展1500余场班级赛
2025-03-21 13: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三(5)班加油”“孩子们传球啊”“投篮得两分”……今年春季学期以来,每天下午一点,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的操场和体育馆内都异常热闹。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足球和篮球特色学校,昌平实验二小开展班级联赛已经11年,累计1500余场,每学期的班级体育联赛已经成为孩子们期盼的节日。

“体育不仅能锻炼体魄,更是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昌平实验二小校长李小平表示,通过班级联赛,学校将赛场转化为生命成长的舞台。在这里,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情感联结的纽带、五育融合的载体、家校共育的桥梁。学校以赛事为支点撬动整体教育生态的创新。

2月20日,昌平实验二小启动了“相信体育的力量”2025年第十二届体育节足球、篮球班级联赛。据悉,学校每年累计开展近300场比赛,全校65个班今年将积极参与到这些联赛中。

在赛场上,学校正副班主任化身“教练员”,对学生进行战术指导;学校高年级校队队员走进低年级班级,成为他们的“小小教练员”;每班组建了特色啦啦队,为球员呐喊助威。学校还开放家长入校观赛。同时,学校构建了“四位一体”宣传矩阵,在公告栏公布联赛成绩、通过公号推送联赛信息、每天都制作比赛视频集锦、悬挂学生体育代言人海报。这些举措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班级联赛,也正是“做润泽生命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学校教育理念最好的诠释。

为了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班级联赛创新了三大机制。据学校教导处体育主管主任柳东红介绍,班级联赛采取分级赛制。根据上学期的班级联赛成绩,学校把每个年级的10—15个教学班分为精英组和阳光组两个组别,分别进行循环赛。这种赛制可以增加比赛场次,提高竞争性和不可预见性。学校还同时设立男、女队独立比赛,班级总积分由两队共同贡献,既保障女生参与度,又强化团队凝聚力。在联赛过程中,中高年级比赛由学校足球队的队员成立裁判组,主裁、边裁、比赛数据统计全都由学生担任,教师起到指导作用,树立学生榜样作用,培养责任意识与专业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破解体育师资不足问题,学校构建实施了“体育311体育课程模式”,即每周5节体育课中,3节由体育教师任课,确保完成国家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1节是专项体育课,由外聘专业教练任课;1节“大体育课”由班主任负责组织,体育教师负责巡视指导,教学内容包含全员参与的“敏捷梯”等素质训练。

截至3月14日,本学期昌平实验二小已开展145场赛事,足球72场、篮球57场。校长李小平表示,北京市“体育八条”中特别提出要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赛”,昌平实验二小的班级联赛正好与其相契合,让班级联赛有了政策的支持与助力,也更加坚定了学校以体育班联赛为抓手,构建体育育人新生态的目标。

(采写:本报记者:张广林;摄/柳东红;编辑:娄雪;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