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举办首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班
2025-03-26 13: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教委联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举办通州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班。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素养。首期培训学员来自65所学校,包括42名小学教师和38名中学教师,涵盖中小学全部学科。根据学段,培训分为小学班和中学班,分别于3月18日、3月20日启动,培训为每周一次,持续四周。

小学班培训由北京大学专家团队负责,该团队聚焦学习科学、人工智能和教育游戏等新技术整合等相关领域,深入挖掘师生学习的深层机制。首次培训中,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尚俊杰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为题作报告,全方位解读了AI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价值以及面临的困难,介绍了学习科学赋能AI教育的有效路径。在专家带领下,学员们共同开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专家引导参训教师现场优化提示词策略,完成大模型生成“智能点名”“互动抽奖”等教学工具以及教学设计。

中学班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承担,该团队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以“人工智能何以革新教育”为题,阐释了AI技术对教育生态的重构路径,深度剖析认知外包现象及应对策略,并结合教、学、研、管、评、育六大场景典型案例,为参训教师指明AI与学科融合的创新方向。首场培训针对教师的实际应用,开展了“AI工具支撑备课”主题实训,指导教师运用大模型生成教学设计、智能课件及教学视频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也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培训借助网络研修平台,即时整合教师培训过程性材料,搭建交流互动桥梁。通过跟踪反馈机制,专家团队可以实时了解培训情况,精准掌握学习成效,及时调整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保障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培训结束后,主办方可以借助系统,对学员学习成效、满意度、平台数据等进行综合评估,持续优化培训及评估机制。

培训为教师们运用AI工具赋能教育教学增添了新动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教师张娜借助AI编写了课堂好习惯歌曲,作为课间预备铃。“我还使用AI工具辅助,提高了备课效率。下一步,我希望将AI融入分层作业中,利用AI批改作业,增强对学生作业辅导的针对性。”

“培训包含很多实操环节,教会我利用AI生成教学设计、制作微课,提升备课效率。”北京市第五中学通州校区季长香介绍,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她将AI运用于备课,同时指导学生运用AI接受听说辅导、作文辅助润色。“经过此次培训,我也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与AI的融合中,还要注重平衡技术使用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季长香表示,未来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AI,避免技术依赖,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开展深度学习。

通州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通州区将继续以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统筹开设通识类、应用类、研究类等进阶式人工智能师训课程,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通州区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名师和骨干教师,将AI技术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

(采写:张娜;通州区教委供图;编辑:苏珊;复审:郝彬;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