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稳固基石,也是激发市场活力、赋能区域发展的核心密码。今年,回龙观街道扎实推进“改革提质年”主题活动,精心制定了一系列助企惠企措施,精心谋划助企惠企 “全程陪伴” 十条措施,从多个维度为辖区企业发展 “保驾护航”,全力助推我区经济跑出 “加速度”。
全方位护航,打造“一站式”服务
近日,在回龙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辖区初创小微企业北京川行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人张女士正在办理集群注册平台申报。企业服务专员了解企业需求后,耐心解答了企业的相关问题,并提供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政策解读到登记申请,全程不到半小时便成功帮助企业完成了申报流程。
“以前在别的地方办理类似的业务要来回跑好几个地方,很麻烦。今天一站式就解决了我所有的问题。”张女士感慨道,“企业服务专员服务很贴心,不仅解答细致,还全程指导,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回龙观街道对我们企业实实在在的关怀和支持,也增强了我们扎根回龙观、服务昌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创业起航服务和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回龙观街道助企惠企“全程陪伴”十条措施的核心举措之一。通过聚焦企业办事难点、堵点,全面整合辖区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全力打造集证照办理、政策咨询、投诉受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充分发挥街道集群注册平台优势,有效解决企业选址难、跑腿多问题,着力从“物理空间”切实降低创业门槛和运营成本,助力初创企业“轻松上阵”。目前,企业办事不用再东奔西走,在企业服务专区即可享受全链条、全周期的高效服务。
多维度走访,当好企业“贴心管家”
回龙观街道不仅在政务服务上实现了“一站式”办理,还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为做好企业的“贴心管家”,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依托“触达”工作机制,提前完成了一季度101户企业走访任务。通过走访调研,街道收集到了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政策制定和服务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街道企业服务专员也会全程跟踪企业提出的诉求,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人才保障房申请以及融资贷款等难题,确保企业需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今年3月,回龙观街道累计收集企业诉求13件,解决率77%,未办结诉求正在持续跟进中。
回龙观街道经济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还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和银行,搭建起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之间的沟通桥梁,不断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企业在回龙观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深层次赋能,搭建政企“连心桥”
回龙观街道还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积极搭建政企交流的“连心桥”。通过深入交流和探讨,及时收集企业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支持。街道经济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还现场围绕回龙观街道助企惠企“全程陪伴”十条措施、昌平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以及昌平区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支持办法等方面内容,向辖区企业进行广泛宣讲,深入解读各项政策红利,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政策资源,实现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街道举办的座谈会,让我们对各项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金京银(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小云表示,“回龙观街道对我们企业的发展特别用心,从点点滴滴,从大事小事上都能感受到营商环境在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优化。这十条措施的发布,让我感受到了街道对我们企业的一个扶持和引领,作为属地企业非常温暖。”
一系列助企惠企措施的推出和实施,正是回龙观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和有力见证。不仅有效提升了回龙观街道的营商环境质量,也激发了辖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选择扎根回龙观,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统计,今年1—2月,回龙观街道累计新设企业560户,迁入企业195户,皆位列昌平区各镇街第3。
接下来,回龙观街道将持续践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企业服务宗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为辖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我区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图文/王宇崎 视频/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