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成立首个校级“教联体”
2025-03-29 15:1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3月27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通州区教委、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共同主办的“校家社三位一体共育研究”交流研讨会暨北京市2025年度儿童哲学论坛,在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举办。会上,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教联体”成立。记者从通州区教委了解到,这是通州区成立的首个中小学校级“教联体”。

“学校前身是次渠家园小学,曾是通州区最大的一所农村完小。2022年,通州区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其并入潞河中学教育集团。面对学校办学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分散、家校矛盾突出等问题,我们开启了以校家社协同育人为主要策略的破局之路。”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校长商学芳介绍,此次以政府、馆院、企业等多主体组建成“教联体”,将进一步推动学校育人生态再造升级,为市区探索“教联体”育人模式提供鲜活样本。

“两年来,学校的协同育人之路经历了从‘家校’到‘家校社’再到‘教联体’的三次迭代。”商学芳介绍,“学校创新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家长成为家庭教育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同时,协会还联动社区打造‘15分钟教育实践圈’,将环保、劳动、法制等教育融入学生社区生活,为学生绘制‘校门外的成长地图’。”

研讨会上,一场以“你好,假期”为主题的沙龙活动,生动展示了该校协同育人的真实场景与迭代之路。“我在寒假家访中听到不少家长反映说,孩子们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乐趣太少了。”该校六(5)班班主任李浩敬介绍。在家长教师协会的支持下,学生们在假期开展了“小小社区探索家”主题活动,校家社共同精心组织学生们参与到“台湖镇新春送福”等志愿活动中。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说:“看到孩子大大方方地去发放宣传单,我特别开心,只有让孩子参加更多的实践锻炼,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次渠北里社区工作人员王满表示,从刚开始不知道如何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到如今借助学校开展社区治理,校家社协同育人经过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如今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参与到社区清理楼道堆积杂物等行动中,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助力。”王满介绍,社区还充分开发资源,在假期中为学生们开设“小小中医堂”“剪纸小达人”等活动。

记者了解到,研讨会前,学校还举办了以“你好,假期”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参与。教师们通过“AI来了”“我该怎么做”“游戏的诱惑”等6节课例展示了“教联体”课堂育人的成效,与会专家进行了点评。学校亲子合唱团唱响“小美满”的美好旋律,生动诠释了“家校共育、情感共生”的教育图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高度评价了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的“教联体”育人实践,他表示,要进一步推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双螺旋”发展模型,实现以学校为主导的课程链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实践链相互赋能,建立“目标共商、人才共育、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教育治理现代化样本。

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表示,为更好地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州区致力于打造全景式、立体式的育人生态圈,为学生成长搭建浸润式的育人平台,创新增长式的评价体系。下一步,通州区将进一步推动校级、区级“教联体”建设,整合多方资源,共同为培育身心健康的城市副中心青少年贡献力量。

(采写:张娜;学校供图;编辑:张秋颖;复审:李继君 ;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