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北京高校教育家精神宣讲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以“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为题作宣讲报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常务副校长朱信凯出席。会议由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达品主持。
宣讲会上,秦宣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解读。他表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路引航、举旗定向。教育家精神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教育家自身的文化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文化品格的集中反映,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教师新要求。在教育强国建设方面,要传承好我们的革命文化与红色基因,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教育家;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师个人方面,要记牢、学深、悟透教育家精神,坚持理想信念,培育高境界、胸怀大格局,以身示范,忠诚事业、热爱学生,不懈奋斗、为国奉献。
李军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其关心教育,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强调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专项调研,总结工作成效、找出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研制了《北京高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行动方案》。下一步要引导在京高校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建立和完善教育家精神培育体系,将教育家精神纳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评价全过程。要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用身边榜样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北京高校教育家精神宣讲报告会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首善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北京高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行动方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采写:本报首席记者 常悦,图片:王辉,编辑:赵艳国,复审:李继君,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