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放学时分,丰台区王佐小学校门口发生感人一幕:学校四年级(4)班学生杨清翔在离校途中发现一名老人倒地昏迷,她果断呼救,学校校医向艳君与热心家长迅速响应,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
当天下午4:40许,杨清翔走出校门时,第一时间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且陷入昏迷,她立即向周围人群高声呼救:“救命啊!有人摔倒了!快来帮忙啊!”危急时刻,路过的王佐小学校医向艳君闻声而至,迅速判断老人情况,发现其浑身抽搐,脸色憋得紫黑、脉搏消失,已经是命悬一线。向艳君当即实施心肺复苏。多名师生与热心家长迅速组成临时救援小组:向艳君负责心肺复苏,一名家长协助疏散人群并维护现场秩序,向艳君同时冷静指挥现场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确保救援流程高效有序。
“一、二、三……保持节奏!”向艳君凭借专业急救技能,与学生家长交替为老人进行胸外按压。经过学校师生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老人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此时,120救护车及时抵达现场,将老人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由于没有家庭人员具体信息,校领导和群众及时报警,警察及时赶到现场,短短十几分钟就与老人家属取得联系并转告其前往医院。
4月1日,老人家属来到学校眼含热泪地向学校领导表达感激之情,对杨清翔和校医向艳君还有热心家长表示感谢。如今,老人已经脱离危险正住院治疗。
校医心声:善意凝聚力量生命高于一切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向艳君仍心有余悸,她表示:“我只是做了大家都会做的事,我相信不管是谁看到了,都会不顾一切上前抢救!生命面前,容不得半点犹豫。”她特别提到现场热心家长们的帮忙,有人维持秩序,有人帮忙联系家属。“大家都心存善意,没有人因为‘扶不扶’的顾虑而退缩。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正是社会最需要的温度!帮助他人并不需要多么伟大的理由,只要心怀善意,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光。”
学校表彰:立德树人见实效王佐师生暖人心
杨清翔同学与向艳君老师的善举并非偶然。据悉,王佐小学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鼓励全校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爱无疆映校园,善举之光正能量。杨清翔的勇敢呼救彰显着新时代少年的担当,她说:“老师和学校教导我们,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求助。”杨清翔表示,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她学会了如何正确呼救。向艳君则坦言:“作为医务人员,救人是一种本能,但这次成功施救离不开学校定期组织的急救演练和团队协作。”王佐小学每学期都会举行各种安全应急演练,近年来将急救培训纳入教师培训,通过情景模拟、实操等形式,提升师生应急处理能力。
王佐小学校长表示:“杨清翔的机警和向艳君的专业素养,不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更是全校师生践行‘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我校师生、家长团结互助的大爱行为点赞!他们用行动证明,善意永远不会被冷漠打败!”同时,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还向全校学生发出“向杨清翔同学学习”的倡议。
全校师生点赞:打破“扶不扶”的犹豫,王佐师生用实际行动给出“满分”答案
王佐小学的师生用她们的善举诠释了雷锋精神,也为社会传递了一份温暖与希望。扶不扶?她们的答案是:扶!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消息在王佐小学的微信群里迅速传播开来,老师们纷纷点赞、评论,为学校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优秀品质感到骄傲与欣慰:“看到孩子这样的举动,真的很暖心,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这场校门口的“生命接力”,不仅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更以“教科书式”的救援行动打破了“扶不扶”的社会焦虑,传递出守望相助的正能量。这场“校门口的温暖”不仅是一次偶然的相助,更是一堂鲜活的思想品德课,彰显了王佐小学师生的风采与时代的温度!杨清翔同学和向艳君老师用行动诠释了当代少年与青年的担当与善良。
据悉,为表彰杨清翔和向艳君临危不乱、挺身而出、勇救他人的高尚行为,学校计划于下周举行特别表彰会,授予杨清翔同学和向艳君老师“校园爱心卫士”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通讯员 刘畅
编辑 李娜
审核 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