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课程,走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04-01 16: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昌平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落实五育并举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昌平区教委通过落实《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京政办发〔2021〕11号),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着力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回天地区“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推动昌平区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响应国家政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实验小学以“培养行于礼、善于思、格于物、达于美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创新构建“耕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性设计、多维度实践和科学化评价,推动劳动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体系构建

耕读融合,育人导向 

育新实验小学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注重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为了让劳动教育有系统、全方位地推进,学校重点打造“耕读”劳动教育,构建“耕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耕读指的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取意为“耕以养身,读以明道”,以耕为经历,以读为滋养,促进学生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在耕读中学习,在耕读中体验。

模式创新

一五五策,深度融通 

学校对标《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等任务群,根据学生的认知、年龄和身心特点拆分成具体可行的小任务,落实到每个年级,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耕读”劳动教育课程中,实施“155”劳动教育模式,即:一核心,五途径,五领域。一核心指的是,以“五育共美,合力育人”为核心目标。五途径是,个人卫生时时做——个人岗;家庭劳动天天做——家庭岗;班务劳动人人做——班级岗;校内校外结合做——社会岗;学科融合长期做——耕读苑务农岗。每个学生集五岗于一身,以岗位实践为途径,促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培育劳动品格,养成劳动习惯。五个领域是指,在每周一节的劳动课和课后服务中开设“匠、智、雅、心、耕”劳动教育课程,即:

项目驱动

问题导向,素养赋能 

劳动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特征,以素养提升为目的的课程,与项目式学习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学校开发劳动项目式学习课程,各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种植园情况以项目式开展劳动教育,基于耕读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耕种养护过程中发现问题,将散点式的劳动任务群内容序列化、系统化,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设置核心驱动性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学习,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反复淬炼,实践检验,交流分享,进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耕读苑节水灌溉系统”项目式学习为例。学生在去耕读苑养护植物的时候,发现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用水管子直接浇灌耕读苑里的农作物,学生问:“这样会不会很浪费水呢?”于是,“耕读苑节水灌溉系统”这个项目应运而生。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设计了驱动性问题“怎样实现耕读苑节水灌溉”。这个问题既是结果,更是开端。这时教师不是一味强调最终结果,或是放开让学生随意做,而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解任务中的重要信息和关键要素。比如“用水管子浇水真的会浪费水吗?有真实的数据吗?如果确认浪费水的话,用什么方法能做到节水灌溉呢?你的节水灌溉工具需要多少预算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查阅资料、询问老师去自主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喷灌式、滴灌式、集雨式等灌溉方式。同时,学生辩证地去分析,哪个方法既节水又符合耕读苑实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劳动、科学、数学、语文、美术等学科自然而然地进行融合。

劳动项目式学习课程避免了以往的菜谱式、使用说明书式的劳动课程,让劳动教育走向情景化、项目化、品质化。其核心是:真实的情境、核心的驱动问题、科学的任务支架、深度的研究学习、学科的悄然融合、系统的素养评价。

评价革新

多元激励,内生发展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劳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学校开发《耕读劳动教育实践手册》,分低、中、高学段设置任务清单,并构建“3-4-3-5”评价体系:

3原则:主动参与、目标达成、实践体验;

4维度:爱劳动、会合作、喜探究、塑精神;

3方式:学前诊断、过程记录、成果评定;

5主体: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导评、家长参评、社区联评。

近年来,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究,取得一定成效,促进了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昌平区劳动教育实验学校”“昌平区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征集优秀组织单位”“昌平区优秀少先队大队”“北京市学校德育增值评价与创新发展种子学校”;另外,学校“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耕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研究”立项为昌平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实施‘耕读’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方案”获北京市全员实训优秀成果。

“耕读”劳动教育不仅是一场教育实践,更是一场生命成长之旅。未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实验小学将持续优化“耕读”课程体系,拓展校企合作资源,开发数字化劳动教育平台,加强师资培训,推动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以匠心育新人
以创新谋发展

来源:区教委基础教育科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徐昊、聂莹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