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支队伍、20分钟、“国”字飞花令达到129首!4月2日,北京市通州区第五届小学生诗词大会决赛在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杨庄校区举办。参赛学生“你方吟罢我登场”,在比赛中展示了运河少年在古诗词中涵养的家国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
记者了解到,通州区小学生诗词大会由通州区教委、通州区关工委联合举办,每两年一届。本届诗词大会主题是“运河诗澜起,德泽染青衿”,总历时3个月,分为线上闯关个人赛和线下学校团体赛。线上赛面向全区小学生开展,共有8万余名学生参与,累计答题超过16万次。线下学校团体赛共有59支队伍参加,经过晋级赛、半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8支队伍进入决赛。
决赛设置了百舸争流必答题、狭路相逢抢答题、华山论剑风险题、诗海争霸飞花令四个环节。在“华山论剑”环节,参赛队需要自主选择分值为30分、40分、50分的题目进行作答,答对得分、答错扣分,可谓是诗词赛场的“风险投资”,既考验选手们的诗词功底,也考验选手们的胆识、临场应变与决策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还设置了智囊团,除场上的3名选手外,每个团队场下有5名智囊团成员,整场比赛有4次求助智囊团的机会。各决赛队伍也派出了“啦啦队”为选手们加油鼓劲儿。
此次决赛,北京学校、龙旺庄小学、运河小学分别斩获“状元、榜眼、探花”,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通州分校、潞河中学附属学校、贡院小学、运河中学附属小学、梨园镇中心小学获得传胪奖。
北京学校作为近年来城市副中心的一所新建学校,本届比赛首次入围决赛并最终夺魁。该校语文教师郭嘉莉介绍,学校秉承“崇德、博学、创新、求实”的校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古诗词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学校用好《诗韵通州》这本小册子,针对不同学段、不同水平的孩子进行规划,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多学多背。”郭嘉莉介绍,除了《诗韵通州》,学校还结合大运河文化、中轴线文化等内容,为学生扩展诗词学习内容。
此次比赛还结合选手们的现场表现,评选出十名“运河小诗魁”,来自龙旺庄小学的三名学生全部入选。他们在赛场上抑扬顿挫地吟诵诗词,既体现出对诗词内容的掌握,又蕴含着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记者从学校了解到,龙旺庄小学十分重视古诗词的传承与创新,建立了相应的阅读课程体系,从古诗词的启蒙诵读到深度品鉴,根据学段分层设置课程,通过唱、诵、画、演、诗词闯关大赛等多种形式,让更多学生真正爱上诗词。
通州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区小学生诗词大会自2018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下一步,通州区将持续打造诗词大会品牌活动,以副中心运河文化为纽带,将古典诗词与地域特色相融合,让运河少年在传承创新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采写:本报记者 张娜;通州区教委供图;编辑:赵翩翩;复审:李继君;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