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情,文化润心。清明节期间,天宫院街道各社区立足传统文化精髓,以“沉浸体验+创新表达”为主线,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非遗传承、诗词雅集、手作体验等形式,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新韵,为辖区居民奉上一场春日文化盛宴。
指尖寻春:传统技艺“活”起来
天宫院街道各社区深挖清明民俗内涵,将节气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场景。新源时代社区开设“青团妙趣汇”,手艺人与居民共制艾草青团,从揉面到包馅的沉浸式教学,体悟“舌尖上的文化密码”。天宫院南里社区则打造“非遗工坊”,孩子们在皮影制作中聆听千年技艺故事,镂刻、上色、拼接间,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皮影人物在手中精美呈现。“以前只在电视里看皮影戏,今天自己做出会动的角色,太有趣了!”一名小朋友兴奋地展示作品。海子角东里社区、融汇社区创新融合节气元素,引导青少年在风筝上绘制青团、国风人物,让传统手工艺绽放创意火花。
诗韵载情:文化传承“潮”起来
当古诗文遇见现代艺术,开辟出文化传承新路径。矿林庄社区的“诗词飞花令”擂台赛上,小选手们围绕“春”“清明”关键词展开激烈角逐,《清明》《寒食》等经典诗句此起彼伏,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海子角北里社区联合辖区幼儿园推出“古诗微景观”创作,孩子们将干花、彩砂与诗句结合,制成晶莹剔透的滴胶画框,让“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从书本走进现实。同步举办“春日汉服诗会”,身着传统服饰的孩童诵读《苏堤清明即事》,志愿者以情景剧演绎诗句背后的历史故事,构建出“可观、可听、可互动”的文化磁场。
文明新风:传统节日“绿”起来
各社区巧妙植入现代文明理念,赋予清明节环保新内涵。兴宇西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植绿忆故人 共筑文明春”清明节微景观种植活动,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独特的艺术感与生命力,大家把对故人的思念融入其中,赋予活动更深的情感意义。矿林庄社区在活动中设置“文明祭扫课堂”,倡导鲜花祭祀、云端追思,孩子们化身“家庭宣传员”,将绿色理念带回家庭。海子角东里社区将“缅怀先烈”主题融入风筝创作,青少年在纸鸢上书写感恩寄语,让红色基因随风筝翱翔蓝天。
天宫院街道各社区通过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理念有机结合,让居民在趣味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未来,天宫院街道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化“文化+”创新模式,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凝聚民心、滋养文明的社区治理新动能。
来源:大兴区天宫院街道
编辑:刘洋
审核:厉春 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