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动暖民心!北京站地区打造“智慧+志愿”服务新标杆
2025-04-06 13:4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站办与铁路北京站深化政企协作机制,通过搭建智慧数据平台、组建联合志愿服务、破解重点时期客流输送等创新举措,显著提升站区服务效能。4月1日,铁路北京站特别赠予“尽心竭力解难题,为企服务暖人心”锦旗,标志着北京站地区政企协同治理迈上新台阶。

信息互通“零延误”

北京站办创新搭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铁路北京站、公安、交通、运管等多方单位,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协同机制,全面破解交通枢纽治理中的信息孤岛难题。通过该平台定时分享3日客流情况(包括昨日实际到发旅客数、今日和明日预计到发旅客数)、节假日提前分享售票情况、重点时期实时会商、实时交换共享客流情况,实时将突发大客流、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快速同步推送至各成员单位。同时建立“1+3+N”联合调度机制(1个指挥中心,铁路、公安、运管3个单位,医疗、消防等N个部门),重点节假日期间启动24小时联合会商和指挥部实体办公,实现政企信息共享“零延误”,站区治理迈向“随时响应、快速联办”的新阶段。

志愿帮扶“全链条”

北京站办立足首都窗口服务定位,创新构建“三网融合”爱心服务联动体系,通过组建跨系统、跨部门的“北京站地区爱心服务工作群”,将地铁服务网络、铁路客运服务网络、站区保障网络深度串联,打造北京站地区“全链条爱心服务共同体”。该体系整合了铁路北京站派出所“青年先锋队”、车站爱心候车室、平安地铁志愿者和站区“旅客身边人”等60余名骨干力量,依托“爱心服务工作群”,第一时间传递发布各方需求,遇有需要帮扶的重点旅客,各方秒级响应、协同合作,爱心候车室开启“绿色通道”缩短候车距离,站区“旅客身边人”提供免费行李搬运、推送需要帮助的旅客进出站,各方“手握手”实现全流程接转无缝衔接。

2024年春运期间,该体系成功保障1.3万余名重点旅客实现“进站—候车—乘车—换乘”全流程无缝衔接,服务响应速度显著提升,这种握指成拳的服务模式,彰显了“一路畅行”的首都温度。

破解难题“专班制”

春运期间,北京站办与铁路北京站、东城运管分局合作,全力破解地铁停运后夜间客流疏解难题,创新构建“三维一体”输运保障体系。一方面,站办加强运力保障协调,会同市交通委、东城运管局、首汽集团等单位建立“运力动态共享”工作制度,根据铁路北京站共享的夜间临客到发时间表,增设夜间免费摆渡车、协调出租车网约车循环保点运营,确保夜间到站旅客安全离站。另一方面,站办推动管理服务升级,组织站办全体干部成立“春运夜行护航团”,在出站口、出租车调度站、北京站地下停车场等关键点位设立“暖光服务站”,为旅客提供“公交+出租车+网约车”比选方案,推荐合理路线。同时提供热水、小药箱等应急物资。春运期间夜间高峰时段旅客滞留时间明显缩短,诠释了超大城市枢纽地区“全天候服务不打烊”的首都担当。

应急演练“常态化”

火车站地区人员密集,为有效全面提升突发自然灾害及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能力,北京站办联合铁路北京站、公安、医疗、志愿者等团队不定期开展大风、地震、志愿帮扶综合应急演练,模拟强风导致列车延误,人员滞留车站;地震突发后,站办、公安、医疗联动实施紧急疏散、伤员救治及生命通道保障;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旅客身边人”志愿者团队迅速响应,提供一对一引导、物资补给及心理安抚等场景。多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统筹,确保人员调度、舆情回应无缝衔接。这种以“实战+协作”的演练模式,既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操性,又夯实了安全防线,护航了旅客平安出行。

一次春运,一场接力帮扶,一次演练,一次会商,都考验了站区、铁路、运管、公安等各单位的协同,而一面锦旗,承载着企业对政府服务的认可,更寄托着千万旅客对美好出行的期待。北京站办将持续以“政企连心桥”的姿态,推动站区服务从“高效处置一件事”向“系统解决一类事”深化,让首都窗口的每一缕阳光都照进群众心坎里。同时,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北京站地区的创新实践正在书写“站城融合”的生动注脚。


作者: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