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球场“假小子”到羽坛金牌教练 她用球拍把西城娃送进国家队
2025-04-06 18:4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干脆利落的短发、帅气十足的黑框眼镜、一身黑灰色卫衣卫裤,即使不在球场上,张晋康的穿着也是这般简单休闲,中性风满满。“三十多年了,早就习惯了这样的风格,轻松自在,运动起来也方便。”张晋康说。

作为西城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金牌教练,38岁的张晋康有着29年羽毛球球龄,11年教龄。在她的带领下,西城区羽毛球队在第十六届北京市运动会中夺取11金、5银、4铜共19枚奖牌,刷新了以往的最佳战绩。在此期间,她还向什刹海体校推荐了30多名杰出人才,将4名孩子送进了国家羽毛球队。

人物名片

张晋康,国际级羽毛球健将,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西城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教练,曾获2009年中国大师赛混双第三名,2006年全国锦标赛混双亚军,2007年全国城市运动会羽毛球混双冠军,2009年全国锦标赛女双亚军,2011年全国锦标赛混双亚军。

张晋康曾带队学员黄林苒、蒋沛希在2023年获得世界青年锦标赛混合团体冠军,范洪轩在2023年获得全国U系列男单亚军,周轩毅、李晟赫在2024年获得U系列男团冠军,李昊锦在2024年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组男单冠军,易云洁更是全国后备人才女单冠军。

结缘:9岁踏进羽毛球世界

张晋康从小在北京长大,1995年,还在上小学的她就表现出了卓越的运动天赋。“我的身体协调性比较好,心理素质也都不错,更重要的是我喜欢打羽毛球。”张晋康说,那时,每天只要一写完作业,就必须和小伙伴去球场上赛一赛。

那一年,什刹海体校的教练来各个学校选拔羽毛球好苗子,经过层层选拔后,张晋康从6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什刹海体校。

在体校时,张晋康常年留着短发,穿一身深色训练服,挥起球拍来生猛有力,所以很多人叫她“假小子”。

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张晋康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16岁那年,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被选入了国家队。从16岁到24岁的这8年时间里,张晋康在国家队打过单打和混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3年,张晋康参加完全运会后,正式从国家队退役。“刚退役的半年里,我曾到企业上班,过着规律的坐班生活。但我已经在球场上‘动’了将近20年,这样的工作模式实在不适合我。”张晋康回忆道。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2014年,张晋康偶然间看到了西城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的招聘信息,“成为一名羽毛球教练,挖掘和培养更多有兴趣的孩子,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张晋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以另一种方式开启了下一个梦想之旅。

转变:从“假小子”成为金牌教练

张晋康再次回到了她热爱的羽毛球场上,只不过这次她面对的不是强悍的对手,而是一群稚嫩的孩童。“最小的孩子只有6岁,基本是零基础的‘小白’,怎么入手教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张晋康依然记得她刚开始给孩子们上课时的尴尬场景,“我总是习惯性地用我的专业术语跟他们沟通,但他们怎么也听不懂、学不会,我急得直冒汗,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张晋康渐渐明白,专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那套传授方式,在孩子身上是行不通的。

于是,张晋康俯下身、沉住气,改变方式方法,积极融入孩子们的圈子。一有时间,她就看球赛视频,听别人的讲解,琢磨着如何把专业话术变成孩子们能听懂的“大白话”。在后来的课堂上,她的讲解思路开始从专业运动员的“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做”转变为“新学的孩子怎么做会更舒服”。再比如将专业术语“高吊”变为“打到网前”,“接杀”变为“打回去”,“缓冲”变成“轻一点”……

慢慢地,张晋康摸索出了与孩子们的沟通门道,“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世界只有球的高低远近和挥拍力度大小,至于如何能更有智慧地赢得比赛,得等到孩子们熟悉了球场规则后,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更专业的指导。”

除了注重方式方法,张晋康更注重“因材施教”。“都是半大的孩子,性格差异很大,对待他们必须得用不同的方法,甚至有时还得耍点‘小脾气’。”张晋康说道。

羽毛球小将范洪轩是让她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刚开始来我这儿的时候才6岁,留了个蘑菇头,上课不老实,玩儿心重,怎么说都不听。但是我能看出他的实力,如果严加训练,将来一定能进国家队。”为了不让英才埋没,张晋康故意在范洪轩面前“发威”:“你去别家训练吧,我不教你了。”这句话让范洪轩吃了一惊,为了不让教练将自己“赶走”,之后的每场训练范洪轩都认真对待,终于在4年之后被选拔进了什刹海体校,而如今,15岁的范洪轩已进入国家青年队集训队。

前段时间,电影《哪吒》大范围出圈,张晋康知道许多孩子是这部电影的忠实粉丝,便专门去买了周边礼物,作为孩子们赢球后的奖励,“有激励才会更有动力,靠真本事赢回来的东西更有意义。”张晋康说道。

在张晋康的带领下,西城少儿业余体校羽毛球项目逐步发展壮大,成绩越来越好,慕名而来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还有从通州、回龙观专程跑过来的,张晋康也因此在圈内荣获了“金牌教练”的称号。

传承:让更多的西城娃爱上羽毛球

工作日的每天下午5点,羽毛球场馆里会准时传来拍面撞击的爆鸣声。“第一组开始进行多球核爆训练,我来连续喂球200次,快!”张晋康激情地喊着,另一端,孩子们早已做好了准备,手中的球拍被用力挥舞着,只剩下电弧般的残影。如今,张晋康早已和孩子们融为了一体。

除了培养好训练班里的孩子,张晋康还要思考如何挖掘更多的羽毛球精英。“我们每隔三个月要进行一次筛选,从各个俱乐部的羽毛球小将中挑出‘好苗子’。”她还会运用新媒体来扩大羽毛球运动的影响力,她的抖音账号共有140多个羽毛球花絮作品,共获得了将近5万点赞量。在最火的一条视频下面,有很多人为一位10岁小将点赞:“惊呆,小女孩跑得好快,步伐好灵活。”“我家孩子上6年级了,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看着一条条评论,张晋康内心十分欣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了解羽毛球,爱上竞技运动,壮大西城体育力量。”

还记得有一次,张晋康带队出去打比赛,有个其他区的孩子看到了穿着西城队服的小运动员们,噘着小嘴和妈妈说了一句:“不想和西城打,他们太厉害了。”听到这话,张晋康自豪不已:“我们西城娃都是好样的!”

记者张怡飒文


作者: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