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携手清北成立“人工智能班”
2025-04-08 14: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配备“高校导师+企业工程师+校内骨干”三级师资矩阵,推荐学生参与重点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创新人才夏令营……近日,在“落实人工智能教育方案 重塑基础教育新生态——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宣布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开设“人工智能班”,首批拟招生40人。这是该校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蔡雷蔡雷介绍,“人工智能班”将在该校新高一年级开设。学生考入该校高中后,将以“人工智能班”为平台给有相应兴趣特长的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该班级以“课程重构、技术赋能、生态共建”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跨界素养与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据介绍,该班的课程融合通识基础、学科拓展及前沿应用,实现“技术感知-场景实践-伦理思辨”的梯度进阶。在师资方面,学校将外聘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学院专家及头部企业领军人物、校内骨干教师形成“高校导师+企业工程师+校内骨干”三级师资矩阵,并推行“123阶梯式培养路径”。该班级首批拟定招生40人,将采用“双师课堂”模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我们不是为了建班而建班,而是要满足一批学生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需求。”蔡雷表示,学生经过9年基础教育进入人工智能班,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广中也会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实践资源,对其进行培养。

活动中,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等中学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组建的“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宣布正式成立。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楚民表示,该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开放包容的非营利性合作组织。其中,政府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各方参与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学校作为实践主体,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提供优质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学术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搭建跨领域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教育数据、课程资源、技术成果等共建共享,凝聚各方合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我们期待和支持各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联合企业、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研究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课程,建设具有各自地域特色和学校个性的人工智能教育拓展课程、高阶创新课程体系和各类教学资源。”北京市教委教育信息化处处长吴雅星表示,下一步,北京市还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试点校、智慧校园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人工智能教育与特色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研学实践的有机融合,共同构建有首都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采写:常悦;学校供图;编辑:姜思瑶;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