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各街镇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扎实组织开展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岗前培训,助力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快速适应岗位要求、融入基层治理工作。通过全覆盖式培训,将新入职社区工作者逐步培养为“政策通、业务精、服务优”的全能社区工作者。
东高地街道
新岗位“心”起航 上好岗前“第一课”
东高地街道组织开展为期5天的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培训,围绕“理论筑基、实践赋能、精神引领”主题,采取多维培养模式助力新入职社区工作者成长。
通过制度研读、廉政警示片剖析,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廉洁底线;理论课程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实训,系统提升社区治理实务能力;跟岗实践及航天博物馆参观,在服务流程标准化演练中深化航天精神传承;创新“书记授课+师徒结对”机制,由优秀社区书记传授矛盾调解等实战经验,并为每名新入职社区工作者配备业务导师。集思想淬炼、专业训练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训,有效提升新入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服务群众能力。
丰台街道
AI“教程”进社区 培训激活社区“智”变
丰台街道围绕社区工作者数字化办公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提升,组织开展多层次业务培训,累计培训380余人次,2025年新入职的11名社区工作者同步参训。
培训涵盖AI工具实战应用、智能民情图平台操作、志愿服务管理、社会工作师考试辅导等四大模块,通过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在AI工具培训中,资深讲师围绕“文本处理”和“图像设计”两大场景,演示智能技术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智能民情图专项培训,通过丰益花园社区实例,展示平台在网格化治理中的创新应用。培训为推进“热线+民情图+网格”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了人才支撑,助力社区治理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大红门街道
掌握社区工作“基准线” 社区实训拓展视野
大红门街道突破传统培训模式,探索开展“以岗代训”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培养计划,将15名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分配到7个工作扎实、有亮点的先进社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科式”岗位轮训。
轮训打破人员编制与岗位限制,依据社区工作者个人特长及社区治理需求,采取网格巡查、接诉即办等多岗位沉浸式实训,深度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平台应用等重点项目,系统掌握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实务技能。通过“实战练兵”,加速新入职社区工作者能力转化,激活先进社区“传帮带”资源,推动“一专多能”全科社区工作者培养体系落地。同时,进行培训评估反馈,为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定岗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和义街道
社区后备力量“蓄水计划” “因材施教”强化技能
和义街道启动社区后备力量“蓄水计划”,面向近两年入职的30名社区工作者及副站长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理论实训并举,精准聚焦议事协商与志愿服务两大核心能力。
基层治理模块,通过解析居民议事会、听证会等多元共治机制,结合北京电视台“向前一步”栏目及社区真实案例,指导社区工作者掌握意见征集、决策推进等全流程方法。同时,围绕文明养犬、停车治理等热点议题,开展“社区议事厅”情景模拟,形成可落地方案。志愿服务模块,深入解读《志愿服务条例》实施细则,系统培训志愿者招募、项目设计及积分激励机制,助力打造可持续的志愿服务生态。
卢沟桥街道
领航“新征程”·筑梦“社工路” 技能培训提升本领
卢沟桥街道组织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开展岗前集中培训,通过政策解读、实务技能、案例分享等形式,助力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快速融入基层治理角色。
培训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开设政策法规必修课,系统解读物业管理规定、“接诉即办”全流程及矛盾调解实战技法。实地观摩优秀社区治理样板,为构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夯实基础。依托社区书记工作室,推出“轮值领航”机制,由优秀书记带教指导。结合“实地轮训”,安排新入职社区工作者跨社区参与民生项目推进、重点工单处置等实务工作,推进理论学习向服务本领的转化,推动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实战能力再升级。
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推动街镇特色培训模式互鉴共进,开展全区社区工作者“大比武 大练兵”技能大赛,通过实战演练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水平,激发社区工作者投身社区事业的热情和干劲!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编辑 姜欢
审核 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