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小学生比拼桥梁设计 展示实践成果致敬茅以升
2025-04-08 15: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4月3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举行“融合科技之力,探索桥梁之美,扎根沃土育新章”跨学科主题实践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校学生在“茅以升中队”“茅以升班”成立一周年之际,以桥梁模型设计制作为载体,融合多学科智慧,向这位桥梁科学家学习和致敬的一次创新举措。

学生做成果展示《手工纸壳桥简介》

展示现场,学校六年级学生代表分成7个小组依次登台。他们手捧桥梁模型,分工合作,逐一介绍创作背景与灵感来源、材料选择的合理性、稳定性与承重能力、美观与实用性以及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从材料甄选到模型搭建,从桥梁设计的力学示意图到对桥梁模型进行美化设计,从回顾中国四大名桥的建桥史到自编诗词《咏纸桥》,学生们在展示中不仅有机融入了科学、数学、语文、信息、艺术与工程等多学科智慧,也锻炼了系统思维与表达能力。

复刻赵州桥的古朴神韵、演绎斜拉桥的现代美学……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学生们的巧思与匠心。在谈到自己的收获时,六(1)班学生表示:“纸桥的制作不仅是我们的科学实践成果,更是茅以升爷爷永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的具象化。未来,我们还想研究可伸缩桥梁模型,以此致敬钱塘江大桥在战时被炸毁与重建的历史。”

学生现场检验桥梁模型的承重能力

在桥梁承重测试中,学生们的作品更是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实力。部分桥梁成功承载起数倍自重,其卓越的稳定性能博得现场一片掌声。其中,六(3)班学生作品尤为让人惊叹,这座由纸和塑料为主要材质的模型桥,居然稳稳地承受住了一名男生的重量。

茅玉麟(右)为优秀展示小组颁奖

茅以升之女茅玉麟表示,父亲生前非常关心青少年成长,引导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她希望参与展示的同学努力学习,参与更多的实践,将来为国家建造更好的桥。

学校党总支书记夏俊英寄语学生传承好科学家精神

学校党总支书记夏俊英肯定了学生们在实践展示活动中的表现,她要求学生们以活动的收获为起点,继承好、传承好科学家精神,明爱国心、立报国志、强报国之本领,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以爱国爱人民为底色,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采写:本报记者 凌月云;学校供图;编辑:姜思瑶;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