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邴美俏)近日,由我区牛街街道工委与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以下简称孟村县)联合主办的“交流交往交融·携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建双创活动在我区蒙藏学校旧址举行。
共话团结·京冀两地携手开启新篇章
孟村回族自治县作为革命老区,始建于1955年,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是河北省六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也是沧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不仅是全国十大拳种之一“八极拳”的发祥地,更是津南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团支部、中共津南特委的诞生地,素有“津南圣地、八极故里、管道之都、肉鸡之乡”的美誉。
上午10时,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据悉,此次活动是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实践。活动一方面借助非遗展示、实地参访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两地群众的文化认同,共同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为民族团结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孟村借建县70周年为契机,与牛街街道共建共享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牛街与孟村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签署了友好合作框架协议后,更是加深了双方协同发展的关系。
文化交融·非遗展演彰显民族魅力
活动期间,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两地非遗文化的精彩呈现。孟村县带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村八极拳”,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充分展现出非遗武术的独特魅力。而牛街街道的“白猿通背拳”表演同样精彩绝伦,其灵动迅捷的动作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这两种拳法的交流切磋,不仅彰显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更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与此同时,京冀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观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河北展区。大家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领略了河北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八极拳、刻磁、烙画、李氏绣品等非遗项目展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纷纷驻足。刻磁传承人李辉现场展示的精湛技艺,更是让在场观众惊叹不已。牛街与孟村两地的群众和干部积极互动交流,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
互赠礼物·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在纪念品互赠环节,我区向孟村县赠送了精心设计的“大美西城”徽章套装。这套纪念品浓缩了我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深厚文化底蕴,生动展现了在“红墙意识”引领下的城市发展成就。牛街街道则向孟村县赠送了寓意深远的“千子同一”石榴图,深刻诠释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理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孟村八极拳七世掌门人吴连枝,题写了“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幅书法作品赠予牛街街道。吴连枝先生作为八极拳泰斗,其墨宝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传递出对两地民族团结事业的美好祝愿。
互赠仪式结束后,全体与会嘉宾共同在象征民族团结的“百和图”和56个民族剪纸画卷前合影留念。这幅长达10米的剪纸画卷由孟村回族自治县正德小学校长张伟及部分学生耗时两个多月精心制作而成,每一个民族形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实地参访·深化共同体意识实践
活动当天,与会人员还前往牛街派出所进行参观学习。在这里,大家深入了解了牛街派出所极具特色的“枫桥经验”式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孟村县的民族团结与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此次活动作为京冀两地探索‘联建双创’模式的重要实践,也是孟村为迎接建县70周年、加强与北京牛街友好合作的重要举措,同时还是牛街街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并且作为牛街街道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的重要内容。”牛街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活动通过文化共赏、经验共享,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示范案例。
据介绍,未来,牛街街道与孟村县将持续深化合作,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加强联动。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