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检查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权益的关键手段。2024年,北京市发展改革系统开展执法检查万余户次,通过责令整改、行政指导等措施督促检查对象依法合规经营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发展改革系统执法检查工作实际,近日,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北京市发展改革部门2025年度行政执法检查(双随机检查)计划》(以下简称《检查计划》)。
多领域执法检查
《检查计划》统筹部署投资项目、招投标、节能、价格、工程咨询5大领域13个方面工作,明确执法检查主体、检查对象、检查方式、检查比例、检查频次、检查内容等。市区两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按照“非现场检查为主,现场检查为辅”的方式开展检查。
投资项目执法领域,对政府投资项目、内资企业投资项目、外资企业投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等均制定了检查方案。
招投标执法领域,对2024年核准招标方案的项目进行抽查,重点检查项目招标方案审批核准、公告和公示信息发布以及招标制度执行情况。
节能执法领域,针对用能单位节能情况、政府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及验收情况、节能服务机构以及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价格执法领域,关注价格监测和涉案财产价格鉴定情况,主要对价格定点监测单位和价格认证机构的相关工作开展检查。
工程咨询执法领域,对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咨询行业组织和2024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乙级资信的工程咨询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检查计划》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
厘清行政执法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市级行政职权下放情况确定检查对象范围,对于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检查权未同步下放的,要按照各自权限开展执法检查,避免出现监管盲区。
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各领域均需严格落实“双随机”工作要求,随机抽取执法人员,随机匹配执法对象。严格落实执法结果公示制度,及时在各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执法结果。
持续推进非现场监管。按照国家和本市非现场监管的工作部署,落实“一码检查”要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能通过非现场检查方式的采取非现场检查,力争各执法领域非现场监管全覆盖。
切实推进廉洁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促进执法人员履职尽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执法。强化内外部监督,杜绝执法过程中出现不文明执法以及吃、拿、卡、要等违规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零容忍”态度联合纪检部门严肃查处。
筑牢执法保障体系
为保障2025年度执法任务有序推进,市发展改革委推进制度修订落实,推动执法平台建设,加强普法宣传培训,构建立体化保障体系。
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推进立法与执法有机贯通,结合执法实践动态评估各领域法律法规适用性,加强执法立法联动。
加强非现场执法系统保障。全力推进行政执法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打通平台间数据通道,进一步减少检查对象填报负担。
强化普法宣传培训。面向检查对象推行“嵌入式”普法辅导,执法检查与普法教育同步推进。面向社会开展“浸润式”法治宣传,助力营造“知法守法”良好社会风尚。
展望2025,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以构建现代化发改综合执法体系为核心,坚持“规范筑基、系统聚合、数智赋能”一体推进,坚持“首善标准”争创行政执法改革样板,为首都经济社会稳健前行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