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双文服务老党员先锋队成立于2015年,现有老党员48人,大多数老党员都是老书记、老校长、老教师。这些老同志教书育人一辈子,退下来以后,总觉得为社会作贡献不能就此止步。10年来,大家在队长濮存慧的带领下,常年坚持打扫卫生、清洁楼道,节假日轮流值班、重大活动地铁口巡逻,为居民解决各种难题,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为民服务 不辞辛劳作奉献
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里仁东街3、5号院,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有2栋楼、168户居民。以前是一个无物业管理、自管自治的小院,居民们常常因为安全和环境问题烦心。大家常常会有各种诉求和建议,只要居民提出来,先锋队的老党员们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去落实。
老党员姜有根,小院的12个楼门常有他服务的身影,修门禁、修家用电器、修电灯,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院雷锋”;翁怀仁老师成了5单元的“义务清洁工”,坚持清扫楼道10余年;高桂兰、张培兰、姜秋萍老师坚持清扫楼前的院落风雨无阻;药朝劲老师看到5号楼4单元门外的水井盖周围水泥被弄掉了,露出了窟窿,很是危险,就主动拿出家里的水泥,自己和好,默默地将坏的地方修补好;3号楼前的爬山虎挡住了居民屋内的光线,张倚天、梁增庆等人主动进行修剪;墙面地面被小朋友画脏了,老党员刘春燕就用抹布一点一点擦干净;老党员唐颢洁、隗合亭、李博阁、韩忠积极提建议、想办法;李龙热情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
每名老党员都以为小院做力所能及的事为荣。小院有任何问题老党员都第一时间想方设法进行处理,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极大增强。老党员孙顺义、姜秋萍担任着小院楼门长的职责。楼门长是最基层的服务员,凡事要带头执行,工作又很琐碎。但是他们多年来始终毫无怨言,踏踏实实地做着看似微不足道却又离不开的事情。这个小院处处流淌着家的温暖,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老党员为民奉献的辛劳身影。
发挥优势 传承信仰无止境
先锋队大多数是退休老教师,他们走下三尺讲台,走进社区课堂。他们承担了社区思想文化宣传教育的任务,更好地发挥老党员老教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独特优势。他们组建了宣讲团,坚持义务为社区党员讲党课,为居民讲红色文化。老同志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简单的道理为社区大家上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优秀家风的传承、讲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人好事,促使大家提升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文化素养。
为了团结凝聚小院居民,先锋队还成立了宣传小组,利用文化橱窗和板报及时进行温馨提示、告知社区工作动态、宣传小院好人好事,以及刊登知识问答、健康科普知识、书画作品等等。老党员张扬、李凤改、董春淑可谓是宣传主力。先锋队的老党员还是社区“六德”服务队的主要成员,“六德”教育是陶然亭街道的品牌,曾获得全国奖项。每到寒暑假,老党员们就会担负起中小学生回社区的教育任务,为孩子们讲述地区历史,辅导孩子们诗朗诵、小合唱、排话剧,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累计服务4300余人次。
尽己所能 为党分忧不止步
双文服务老党员先锋队能够长期代行物业之责,坚持为居民服务,根本保障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事事以制度为纲,先后建立了楼门长会议制度、财务记账和定期公布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工作开展起来有条不紊;坚持主动公布服务岗位,在小区亮明党员身份,促使党员自觉行动,在平安建设、环境维护、文化宣传、帮扶他人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小院老年人比较多,上下楼很不方便,从2018年起,队长濮存慧就多次到产权单位、住建委、街道和社区反复沟通,向居民下发2封公开信征求意见,哪位居民有不同意见,就去哪家做思想工作,解除居民心中的顾虑。可喜的是,2天时间内,小区50户居民便将电梯建设资金全部交齐。2023年4月,电梯正式开通运行,成功经验入选了《北京基层治理案例选编》《首善之治——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北京实践》。为了改善小院的管理工作,濮存慧亲自考察了3家物业公司,于去年6月成功引入物业进驻小区,使小院管理更加规范化。大家都称小院是“楼房四合院”,觉得住在这里最踏实、最幸福。双文服务老党员先锋队用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善了居民生活,赢得了群众信任。
去年,队长濮存慧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她在发表个人感言时这样说道:“这个荣誉应该属于我们的老党员和社区的居民们,是他们的行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仅仅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活一天,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在肩上担一天,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我们这些老党员会加倍努力,继续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区委老干部局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