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
这几天的极端大风天气
终于过去了
海淀区气象台
4月14日15时11分
解除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目前
海淀区风力已减弱
于14日17时解除
分街镇的大风黄色和蓝色预警信号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
小编也忍不住好奇
大风过后
景区公园里的
是不是都被大风吹落了?
现在去还能看到美丽的花花吗?
告诉你一个
令人惊喜的好消息
“有些美,连风都舍不得吹散”
国家植物园
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记者看到,经历强风考验后,国家植物园内依旧春色满园,双色桃花、连翘花、梨花、郁金香等迎风盛放。尤其是科普馆附近的郁金香花海,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赏。
在科普馆西侧近8000平方米的主展区内,20余万株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等100余个品种的球根花卉竞相绽放,将“云锦华彩”主题景观演绎成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尽管经历了强风,但大部分郁金香依然挺立,色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金黄、烈焰红、神秘紫、渐变条纹等数十种花色编织出大地调色盘,形成延绵起伏的彩色波浪,绚丽的色彩,缤纷的造型,犹如花的海洋。
玉渊潭公园
4月14日早上,记者在玉渊潭公园看到,慕名前来赏樱的游客络绎不绝。踏入樱花园,繁茂的樱花树枝在风中摇晃,不少游客置身其中,兴奋地拍照留念,孩子们在花瓣雨中嬉笑奔跑,欢声笑语在风声中回荡。
“我本来想着前两天风这么大,这樱花肯定早就被吹得七零八落了。结果到这儿一看,樱花还稳稳地挂在枝头,真让人意外!这小小的樱花看着娇弱,没想到生命力这么顽强!”游客李先生感慨道。
对于晚樱为何不惧强风,玉渊潭公园高级工程师孙玉红解释说:“首先晚樱多为重瓣品种,花瓣层数多且质地较厚,抗风雨能力强,不易被外力打落。第二是因为晚樱一般先叶后花或花叶同放,叶片的光合作用可为花朵持续提供养分,保持花朵生命力旺盛和较高的细胞活性,且公园的晚樱正处于盛花期,花朵与树枝间的连接紧密,能更好地应对大风等外界不利因素。第三是因为晚樱的授粉需求较低,多数晚樱的不育性较高,无需为结果而快速凋落。人们常看到的樱花雨多为早樱的花瓣,而晚樱到了末期却是整朵掉落。”
“本周起,游客市民来园除了可以观赏到晚樱以外,还能在科普广场、留春园、远香园和樱珞花谷等景区观赏到多花紫藤。今年受气候影响,多花紫藤的花期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目前全园共有15个品种、200余株紫藤,主要景观形式为廊架和树状两种,其中部分品种紫藤将在本周后期进入最佳观赏期,尤其是公园西北部的科普广场景观效果最好。”孙玉红介绍道。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内各处可见粉艳的榆叶梅迎风摇曳;含经堂区域的牡丹已渐入佳境,娇艳欲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含经堂东北侧罕见的文冠果花,淡雅清新,为这座皇家园林增添了几分野趣;在福海西南角的澡身浴德景区,成片的丁香花开正盛,馥郁的香气随风飘散,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经历了大风天气,但园内花卉总体长势良好,目前正是赏花的最佳时节。
颐和园
颐和园的花朵
在园林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
依旧绽放
4月14日一早,记者来到颐和园,虽有部分景点的花瓣被吹落,但枝头仍繁花似锦,与湖水、古建筑相互映衬,美不胜收。红的、粉的、紫的花朵,争奇斗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据了解,为应对此次大风天气,颐和园管理部门提前部署,工作人员对花卉进行了加固支撑,对易倒伏的树木进行了修剪和捆绑,最大程度降低了大风对花卉的损害。同时,在大风过后,工作人员及时清理了园区内的落叶和杂物,迅速恢复了景区的整洁。
随着风力减弱,颐和园重新开园,游客们又能欣赏到这春日里的烂漫花海。不少游客表示,在大风过后看到花朵依然绽放,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也为园林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点赞。
海淀公园
从海淀公园东门进入,记者来到被誉为“湖畔印象梵高梦境”的淀园花谷,踏入花谷小径,雏菊、毛地黄、木绣球、大飞燕等数十种花卉仍随风摇曳。
“本以为大风会把花都吹蔫了,没想到还是这么漂亮!”家住附近的王女士惊喜地说,“尤其是那片雏菊,阳光下金灿灿的,风一吹像波浪一样,反而更有动态美。”附近大学生小李则拿着相机记录美景:“风吹落了一些花瓣,但枝干挺立,反而有种自然凋零的美感,拍照很有意境。”
海淀公园园长车建国介绍,花谷的花卉能在大风后保持良好状态,得益于科学养护。“我们提前加固了高株植物,修剪过密枝叶,并在风后及时清理残花、补种倒伏花苗。”他还提到,花谷采用阶梯式种植,对后排较高的花卉形成天然防风带,减少了风害影响。
今日互动
快来评论区说说
你今天偶遇了哪位“倔强小花”?
悄悄告诉你
晒图会被“花精灵”回赞哦~
记者:罗雨涵、李翊鸣、高玉超、景天、常润达
编辑:关镓萍
部分图片来源于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