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左家庄街道秉承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
将每一个诉求
化作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契机
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书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左岸民生乐章
01
党建引领聚合力 协商共治解民忧
民有所呼:
位于三源里南小街的秋园乒乓球场,是居民运动健身的重要场所。近日,三源里社区接到两方投诉,引发居民矛盾冲突。乒乓球爱好者反映场地总是无故关闭影响健身活动;另一方居民投诉晚间乒乓球场运动噪声严重扰民,影响正常休息。公共空间管理中“健身权”与“安宁权”引发激烈争议,两方观点尖锐对立。
我有所应:
接到诉求后,三源里社区党委高度重视,经过多次实地走访与深入沟通,绘制出诉求“双清单”,明确将“既要健身空间,又要安静宜居”作为治理目标。
针对乒乓球场管理事宜,社区积极协调,成立调解专班,召开乒乓球场地管理问题的“小院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乒乓球爱好者代表、小区物业公司、公益律师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并建立“线上+线下”意见征集渠道。
经多次耐心沟通,诉求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对乒乓球场活动进行时间优化,实行“错峰开放”(早8点-晚7点)。意见统一后,社区在活动空间处设置文明运动提示牌,将议事成果固化为制度,引导大家遵守约定。
建立长效机制
为巩固共建共治成效,社区组建了居民自治管理队,吸纳乒乓球爱好者、周边居民共同参与监督,成功孵化出“乒乓睦邻社”,大家协商制定《秋园文体设施使用公约》,将外部规则转化为内生秩序。
三源里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制度化协商平台建设,既能解决具体问题,更能培育居民的规则意识和参与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社区依托居民议事厅,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主角。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02
温情智慧化矛盾 创新治理得民心
01
民有所呼:
近日,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新源西里社区东街10号楼因一位拾荒老人分拣垃圾引发居民投诉,诉求涉及噪声扰民、消防隐患、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
02
我有所应:
接诉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看到单元楼前堆满塑料袋以及各种废品,经了解,这些废品是楼内一位独居老人积攒,面对此类社区治理中的民生诉求与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的复杂矛盾,不仅要解决居民的合理诉求,还要兼顾拾荒老人的情感需求,实现长效根治。
03
积极调解
新源西里社区书记和包片社工迅速行动,针对因分拣垃圾造成的噪声扰民、堆物堆料、环境污染等不同问题,采取“量身定制”的差异化治理措施,通过“前端化解、柔性治理、多元共治”的社区工作体系,从末端清理转向源头管控,彻底解决此处公共环境问题。
社区书记亲自登门探访,深入了解老人的真实动机和需求。并耐心地指出废品随意堆放存在的隐患以及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工作人员劝解老人,并动员其减少捡拾废品的频率,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建议其加入垃圾分类桶的值守工作。
通过社区、居民和老人的共同努力,老人不再拾荒,而是加入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为改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拾荒老人拾捡垃圾问题的成功处理不仅体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也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借鉴。
03
细微之处见诉求 迅速响应显担当
民有所呼:
4月13日北京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家住三源里北小街小区的刘女士通过接诉即办反映自家窗户旁的树木距离太近,近期大风天气频繁,以防树枝折断引起安全事故,想请社区协调处理自己窗户旁的树枝。
我有所应:
接到刘女士诉求后,三源里社区立即行动,第一时间与刘女士进行沟通,详细询问具体情况,并同时与街道城管办及产权单位取得联系。经沟通后,绿化队相关负责人迅速带领专业人员赶赴现场,他们仔细查看树木与窗户的距离、树枝的生长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快速确定修整方向。这种迅速响应,有效保障了诉求的即时化解。
迅速出击:
经过现场勘查,工作人员确认了刘女士反映的安全隐患,绿化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枝进行及时修剪。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修剪完毕后,工作人员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恢复了小区的整洁。
面对大风考验,三源里社区仍坚持办件“四快”标准(响应快、勘察快、解决快、回应快),对居民提出的诉求进行及时妥善处置。此次大风天诉求的解决,不仅是对于协调办件能力的一次提升,也是对社区应急处突能力的一次考验,社区将继续真抓实干,未诉先办,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未来
左家庄街道将继续秉持初心
以“接诉即办”为画笔
在民生画卷上勾勒出更多绚丽色彩
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让社区成为温暖的港湾
在左岸,“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故事
将不断续写
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