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人,五育融合丨2025年昌平区校园体育节盛大开幕
2025-04-16 21:0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4月16日,2025年昌平区校园体育节启动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主办,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承办,现场各方齐聚,共同见证体育育人与五育融合碰撞出的璀璨火花,为点亮每个生命的精彩注入澎湃动力。

区政府副区长马春秀,副区长高阳,区政协副主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德军,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友鑫,龙泽园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腾宾,龙泽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文勇,区教委副主任刘佳,区教委副主任王婷婷,区教委副主任王丽梅,区教委副主任苏杰,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姚巍出席。各学区办主任,各中小学领导干部、体育主管等近300人参加本次启动会。

签到仪式

与会领导和嘉宾们在主题背景板上签名留念,用多彩流沙注入本次活动宣言“相信体育的力量”的立体字中,众人携手倾注细沙,字样缓缓成型,恰似五育融合的教育愿景在协作中汇聚绽放。

校园体验 创意市集

当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原创歌曲《相信体育的力量》的激昂旋律在校园上空奏响,一场活力四溢的校园体育文化盛宴就此拉开帷幕。活动设置了七大项自主体验项目,分成动态展示区域与静态体验区域,全方位点燃师生们的参与热情。

动态展示区域

在动态展示区域,孩子们带来具有民族风情的合唱表演,动听的民族器乐表演,活力四射的啦啦操和充满节奏感的舞龙舞狮,尽显昌平学子力量之美与团队协作精神,为体育精神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静态展示区域

在静态体验区,学生们操控着无人机,感受科技与体育融合带来的奇妙体验。同学们手持球拍,在小小的球桌上挥洒汗水,切磋球技。在创意市集体验区,孩子们将不织布、热缩片、扭扭棒等多元材料与运动元素完美融合,展现了学生们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为与会参观者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与会领导实地查看了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校园,聆听了学生对学校体育运动复原沙盘、博物馆课程和作品展、“九个一”龙娃风采展、学生自画像长卷、龙娃图书馆、龙娃艺术长廊“西游博物馆”等场所的讲解。同时,还了解了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间活动、班级联赛等情况。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小平随行汇报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师资情况、特色课程建设以及在教育教学、班级联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五育融合 学思课堂

在昌平第二实验小学的学思课堂展示环节,一场以“体育”为小切口的五育融合教育盛宴精彩呈现。学校围绕体育赛事课程、博物馆课程、西游课程,呈现了14节课,全面展现了昌平第二实验学校“做润泽生命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办学理念,以及“以赛促思、以赛促学”的校园体育发展路径。

五育实践 活力赛事

全体与会嘉宾、师生齐聚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操场,共同见证一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班超”盛宴。两场班级足球联赛与一场篮球班级联赛同时上演,副区长高阳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德军为两场足球联赛进行开球,区政协副主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为篮球班级联赛进行开球,绿茵场与篮球场上跃动的身影交织成青春的画卷。

五育启航 共创未来

校园体育节启动会由区教委副主任王丽梅主持。与会领导嘉宾观看了体育活动宣传短片。

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友鑫宣读“2024-2025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获奖名单。

区政府副区长马春秀,副区长高阳,区政协副主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友鑫,龙泽园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腾宾为优秀管理干部、支持体育工作班主任、优秀体育教师和优秀教练员代表颁奖。

副区长马春秀宣布2025年昌平区校园体育节开幕。

分享展示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干部教师团队汇报交流了校园体育工作。体育教师高悦、赵春晓和班主任教师贾茅茅分别带领学生从篮球社团发展、班级联赛改革两个方面,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了体育教育的实践创新。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赵红艳通过“一体四翼”赛事课程,讲述昌平第二实验小学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主管柳东红汇报了学校“311”体育基础课程以及大力士课程、学长课程、社团课程等体育个性化课程。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小平通过《我是裁判》《最后一分钟》、《两个冠军》等五个育人故事,展现学校以体育教育改革“小切口”,实现五育有机融合,促进育人观念、育人策略和育人方式的变革与提升。

工作部署

区教委副主任王丽梅对昌平区校园体育节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她指出,校园体育节要明确4个工作目标:

一是健康素养提升:2025年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显著增强,形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位一体健康观。

二是体质健康达标:2025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 80%以上,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全覆盖,其中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落实到位。

三是体育教学提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大单元教学全覆盖,高中模块化教学、初中男女生分班教学全面实施,每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三大球”等特色项目普及率达100%。

四是体育生态优化:建立学校、学区、区三级班级联赛体系,每学期小学、初中、高中班级赛分别不少于5场、4场、3场。家校社协同机制健全,体育教师专业培训实现全员覆盖,体教融合资源共享率提升50%以上。

她强调,校园体育节要落实好8项重点任务:

●理念引领,构建“大健康”育人体系

●课程提质,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活动增效,丰富阳光体育场景

●竞赛驱动,构建全员参与赛事体系

●体质提升,精准实施健康干预

●师资强化,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融合创新,深化体教融合机制

●评价督导,构建长效落实机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德军做总结讲话。他肯定了昌平第二实验小学以体育人的成效,高度评价了学校体育联赛和课程融合工作的实施效果。他指出,昌平区要以推动体育京八条在学校落地落实为重点,完善课程保障、构建竞赛体系、强化师资和条件保障,在“京八条”落实中走在前、作表率。他希望,昌平区以体育为改革切口,把“立德树人”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同频共振,在评价改革、特色发展、辐射引领上实现“三个突破”。

素材来源: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审校:陈晨、杨然、杨蕊、徐昊、刘健鹏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