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鲁艺:打造儿童幸福空间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2025-04-17 09:4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

近年来,市人大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鲁艺一直在关注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情况。

2023年,《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围绕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环境友好五个方面,提出22项重点任务,站在儿童视角,以“1米的高度”看城市。方案要求,到2030年,全面建成儿童友好城市,让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设置‘爱心斑马线’、建设‘安心通学路’、开通‘通学公交线’,在很多社区和公园增加儿童休闲娱乐设施,这些成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鲁艺由衷地肯定道。然而,考虑到不同年龄儿童的休闲运动需求差异和有限城市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在提高儿童户外活动质量方面还有需要补上的短板。

鲁艺调研发现,本市现有的儿童活动场所很多设在小区内或附近的市政公园内,由于早期缺乏规划,其中的儿童游乐空间比较狭小,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一片沙坑、一组简单的滑梯秋千通常就构成了一处儿童游乐场,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有些小区虽然做了儿童空间改造,但由于空间有限或监管不力,经常被小区停车占用,给儿童玩耍造成了安全隐患。

“在改造或建设儿童友好活动空间时,首要原则是回应所有年龄段儿童的共性需求”,鲁艺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有差异的活动设施或场地。在改造、设计和规划儿童活动空间时,做好前期调研,如对该区域儿童年龄分布、已有空间和设施的利用情况、周边区域的自然条件等进行评估,根据人口密度和分布进行合理空间规划,做到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科学优化不合理设计,依条件补充缺乏设施。

另外,还应注重区域的差异性,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条件优势,设计不同活动主题,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避免千篇一律,促进城市内儿童活动的交流互动,也会有助于促进不同区域间消费往来和流通。

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带来的不同形式的安全隐患是鲁艺更关心的方面。

“在儿童活动空间设计和设施选择上,安全是第一考虑的因素。”如在设计体育活动的空间时,应当选择柔软和有缓冲作用的材料,有助于在儿童跌倒时减少受伤的风险;在选择器材时,应当考虑儿童年龄选择匹配的游玩设施,在空间的尺度上也应按照儿童的标准来设计台阶、平台、缓坡等;活动场地的看护区也尤为重要,这关系到看护者是否有畅通无阻的视线观察儿童的活动状态,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社会相关部门在儿童娱乐设施的安全性方面还应当加强监管,从生产资质、产品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实现绿色环保。还应鼓励社区、学校、企业等各方参与儿童健身休闲设施的维护与监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健康的良好氛围。


来源:《北京人大》2025年2期

作者:史健


作者:

北京人大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