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园机器人企业睿尔曼——定义超轻量仿人机械臂
2025-04-17 18:1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5年蛇年春晚,一群“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引爆全网。它们灵活的动作、拟人的交互,不仅让观众惊叹,更揭开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序幕。而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部位是哪里呢?对人体结构稍微有一些了解的人都会给出正确答案:“手臂”。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突破,在于“具身智能”——它不再是执行固定程序的工具,而是能感知环境、自主决策的“生命体”,而手臂就是执行决策的主要部位。

来自石景山首钢园的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制造企业-----睿尔曼,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让他们的产品走进现实。

定义超轻量仿人机械臂

睿尔曼是一家专注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首特产业园,公司集研发、生产、办公于一体,年综合产能20000台以上。

睿尔曼是全球首个定义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的企业,打造出超轻量化、柔性化、类人形、超高性价比、安全高效且低使用门槛的机械臂产品。为了保证机械臂更加贴近普通用户的使用场景,睿尔曼对核心零部件采用了全链路、强耦合的设计方式。与传统机械臂相比,同等负载能力的情况下,睿尔曼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在重量上减轻了约3/4,这种显著优势在市场中独树一帜,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机械臂精准、灵活、轻便操作的需求。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科幻大会上,睿尔曼充分展示了公司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实力。在大会现场,睿尔曼展出了具身双臂升降机器人。RM65 系列的超轻量仿人机械臂,一体化结构的控制器与机械臂总重量仅 7.2kg,额定负载 5kg,峰值负载 10kg 以上,工作半径达 610 - 638.5mm,拥有超高的负载自重比,使其在众多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由七个关节连接而成的手臂宛如力控精准的“大力士”,其最大负载能力达10千克,重复定位精度突破至0.05毫米。睿尔曼智能科技公司生态运营总监崔豪以“淘金时代卖铲人”作比,早在2018年人工智能浪潮初现端倪时,公司便前瞻性布局超轻量仿人机械臂领域。如今公司的一体化关节已出口至美国等全球多个市场,以超50%的市占率领跑行业。

另外,嵌入式同构多核控制系统,体积轻巧,将一体化控制器全部集成于机械臂底部。除硬件本身外,睿尔曼自研的运动学算法和动力学算法与机械臂高度耦合,保证内置的低成本嵌入式控制器系统能够同时稳定运行运动学、动力学、逻辑处理、用户接口、安全监控等所有功能,保持了机械臂柔性、稳定、易操作等特点,又具备强大的扩展能力和无线通信功能。

机械臂智能化是趋势也是机遇,针对这样庞大的市场机会,睿尔曼前瞻性的设立了AI Labs探索“具身AI”,建立了VRI平台,让机械臂成为了虚拟和现实交互的入口,目前已经实现多个场景下的实际应用,短短时间内已经有一系列双臂复合机器人、双臂升降机器人、单臂复合机器人、复合升降机器人等应用解决方案。睿尔曼深知具身智能落地关键在于 “用”,瓶颈是缺乏合适通用本体及规模化应用。由睿尔曼联合Ai生态先锋于2023年2月建立全球GPR(General Purpose Robot)开源联盟,2024年联合发布的移动复合机器人开发平台,携手各方开源数据、共享科技成果。

曾领投睿尔曼A+融资的科沃斯集团CFO马建军这样评价睿尔曼团队:“这是中国协作机械臂领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其凭借独立眼光定义了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实现了从底层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完全正向研发,并在负载自重比等方面超越传统方案。在AI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好睿尔曼在商业服务和家庭场景的潜能,并看好其在工业场景中对传统工业、协作机器人的补足。”

目前GPT-4已经拥有了完美的“动脑”能力,真正能完成执行动作的“仿人机械臂”仍存在巨大市场空缺。前段时间,OpenAI创业基金宣布领投1X Technologies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开启全球仿人机械臂新时代。睿尔曼,这家来自北京石景山的民企,站在时代科技的前沿,与全球最顶级的科技创新企业几乎在同一起跑线。


来源:中关村石景山园


作者: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