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革小·大健康特刊 | 四年级跨学科课程:动享快乐 心向阳光
2025-04-17 18:2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4年我校《阳光漫教育 五彩蔓课程》课程成果被评为东城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以来,学校将年级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初步建立以课程建设为主体的定期年级集体教研的机制,形成统一思想:在“五彩蔓课程”理念和顶层设计之下设计;分析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教材出发;整合资源:找到与课程群定位相统一的整合点;确定方向:明确年级课程建设的目标;构建图谱:构建初步的综合课程建设学科图谱。在充分发挥年级组的同学段、多学科、交流广、合力强的特点基础上,实现20%综合学科的落地。

本学期,我校以“大健康”为课程素养导向,通过“健康文化+健康行动”为路径,开展以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为主要模式的跨学科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运动健康、生态健康,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聚焦成长变化因素 构建心育新范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身心发展关键时期,面临学业难度提升、家长期望攀升、自我时间管理失衡、同伴社交关系敏感等多种干扰因素,针对学生成长中的不利因素,积极开展联合教研,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阳光向上,在同伴交往中热情丰盈,在自我管理中形成规则,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与生活奠基坚实的基础。”

革新里小学四年级健康课程图谱

二、多学科课程浸润 帮助建立自我管理规则

年级各个学科围绕“如何迎接有益身心的挑战”和 “我们可以怎样调节心情,保持积极阳光状态?” 这两个主要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

班主任通过班会上开展“心情漂流瓶”活动,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记录烦恼,装入“烦恼漂流瓶”中,班会课上学生随机抽取漂流瓶,分享学生描述的烦恼,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讨论消除烦恼的方法,把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剧本创编、演绎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展演和观看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释放心中烦恼,培养积极心态,促进社交与成长。

道德与法治学科围绕着《我们是好朋友》这一单元开展夸一夸我心中的伙伴,同时也可以分享对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小矛盾,讲一讲历史上既能解除烦恼又能增进友谊的历史小故事,在欢笑声中舒缓心情,蕴含的智慧成为学生成长的养分。

四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数学学科和体育学科相结合,制定跳绳挑战赛的活动。统计学生每日跳绳数量和一分钟跳绳数量,将2周的数据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数据的变化感受“练习量”与“成绩进步”的关系!同时,跳绳释放压力,统计图培养逻辑思维,在制图过程中缓解压力,感受数据可视化的乐趣。开展年级趣味运动会,学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在欢声笑语里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在欢呼呐喊中增进友谊,集体荣誉感也随着胜利欢呼而不断升温。

美术学科利用肖像漫画夸张、变形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绘制“烦恼怪兽”漫画,学生天马行空,勾勒出五花八门的漫画形象,将心中的不愉快具象化,通过创作宣泄情绪,增强应对困境的能力。

劳动学科通过制作创意作品,享受制作的过程,感受和大家分享的喜悦,同时编写祝福语,通过相互赠送物品来增进友谊,提升自豪感,提升愉悦感。

学生小组为单位自编缓解烦恼的童谣,通过自主创作将内心情绪转化为朗朗上口的文字,音乐课上尝试搭配轻柔琴音或明快的鼓点,学生在艺术体验中获得身心放松与情感共鸣。

三、家校聚力同心 让运动见证成长喜悦

学校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开展学生家庭心理辅导讲座。引导学生学会用多元方式释放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成长中的挑战,塑造健康人格。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打卡的活动中,提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走进运动场,走进大自然,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陪伴,有效助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未来,我们要构建课内到课外、家庭、社会的全方位成长路径,通过家校社三方紧密联动。课堂学知识,课外重实践,实现劳逸结合,平衡发展。家庭给予情感滋养,是心灵避风港,利于塑造健全人格。社会打开接触多元世界的大门,提供锻炼社交与适应能力的场景,多方协同,全方位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王立建及四年级全体教师)


作者:

史家集团革新里小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