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学术 |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骨质疏松诊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2025-04-17 18: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3月28日,由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主办的“骨质疏松诊疗新进展”学术会议在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邢小平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主任程晓光教授,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副主任、骨内科主任王亮,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教授以及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俊玲受邀莅临大会并做专题演讲。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副院长崔宏力出席大会并致开幕词。来自北京骨质疏松领域的多名权威专家和业内同仁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崔宏力首先对前来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随着社会老龄化和慢病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对百姓健康的影响愈发深远。此次会议旨在为业界同仁搭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学术平台,共同探讨骨质疏松诊疗的前沿进展与实践经验,为辖区骨质疏松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优质的医疗服务奠定基础。

随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首席专家、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学科主任邢更彦教授致辞。他表示,骨质疏松症是困扰老年群体和慢病患者群体的骨科“顽疾”,由此引发的骨痛、骨折、骨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会,为各级医疗机构的专家和同仁搭建交流平台,推动骨质疏松诊疗发展。

在学术报告环节,邢小平首先以“骨质疏松症治疗时机的选择”为题进行开场,他援引学术前沿技术和临床典型案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程晓光以“QCT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作用”为题,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精准诊断方面的优势。王亮以“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为题,为老年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指明了方向。潘琦以“老龄‘双人舞’―肌骨共减综合征”为题,同与会人员分享了肌骨共减综合征相关治疗的研究成果,拓宽了与会者对老年骨质疏松相关综合征的认识。王俊玲以“如何在社区建立骨质疏松标杆科室”为题,分享了社区应对骨质疏松诊疗的实践经验,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随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崔丽梅深入讲解了“维生素D与骨代谢”的关系,强调了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关键作用;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副主任王洁颖分享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进展”,让与会者及时了解了最新的药物研发与应用情况。最后,王洁颖对大会进行了总结。

会议期间,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血液科(肿瘤内科)主任叶芳、肾内科主任余永武、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主任赵巍及学科骨干、副主任医师郭保逢则从多学科角度探讨了骨质疏松合并症的协同管理策略。与会人员积极提问、交流心得,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寻求骨质疏松诊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次会议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知识,还搭建了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同行之间的合作与进步。

随着会议的圆满结束,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骨质疏松诊疗技术的发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加强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将持续推动骨质疏松防治工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健康挑战贡献力量。


作者: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