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在海淀举办
2025-04-18 10:0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主办方/供图

4月17日,由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主办的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眼科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医疗机构负责人共襄盛举,共同探讨眼科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政策赋能 构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

大会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5全球眼科创新年度白皮书》,并颁发了包括全球眼科创新奖、国际合作奖等在内的多项权威奖项,为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会员授牌。大会还对《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2025年北京市药监局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措施》《海淀区生物医药产业环境和政策》等进行了深入解读,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作为大会的亮点环节,海淀区重点展示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正以“三医联动”为机制保障,聚焦“AI赋能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和“医工交叉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搭建、场景开放等创新举措,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

在产业布局方面,海淀区已经发布了《医药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组建医药健康产业专委会,形成专班推进机制。2024年,全区已有20个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注册证,华大全球创新中心正式落地,基因细胞药物产业孵化中心揭牌成立,并与清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在AI+智慧医疗领域,集聚相关企业80余家,2024年达成4项总交易额超80亿元的商业化授权等;在应用场景开放方面,区内医院积极推动创新产品“首试”“首用”,2024年已有推想医疗、鹰瞳科技等企业的8个项目完成部署;在成果转化方面,设立北京市自然基金海淀联合基金,创新“企业出题、院所答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北医三院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加速医疗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海淀区积极与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深度合作,进一步用好北京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平台,打造医药健康可信数据空间,在AI+新药研发、AI+监管创新、AI+临床试验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推动真实世界数据支持药械创新发展。通过构建“研发-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海淀区正培育形成涵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AI医疗等领域的产业集群,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提供核心支撑。

科技引领 展示最新前沿技术

大会期间,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眼科医疗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此外,记者在会场外设立的创新成果展示区看到,展区内人头攒动,交流氛围热烈。来自海淀区的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衔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土创新企业,与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企业同台竞技,纷纷搭建了精心设计的展台,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演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与会人员展示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为后续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我们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一位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非常难得。”

“在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领域,鹰瞳科技通过自研AI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自动拍摄一张眼底照片,AI识别心梗、中风、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眼部疾病诊断能力、慢病防控能力和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CEO常献刚向记者介绍并演示了公司在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另一边的眼科手术机器人同样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目前,我们公司主要做眼科手术机器人、睑板腺热脉动按摩仪两款产品线,其中睑板腺按摩仪已经上市并量产了。”北京衔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TO林闯告诉记者,眼科手术机器人正在进行绿色通道的申请,也是希望海淀区这边能够关注一下产品进度,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本次大会充分展示了海淀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眼科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与潜力。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和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海淀区正吸引更多优质医药健康企业集聚发展,为推动全球眼科医疗技术进步贡献“海淀智慧”。(记者 阚丽丽)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