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乎科技与竞技规则的深度对话正在展开。4月17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的机器人技术说明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赛事组委会向已抵达的赛队代表系统解读赛事规则,并进行技术答疑,这场史无前例的人形机器人极限挑战正进入最后备战阶段。
“赛事全长21.0975公里”“起跑站位为参赛机器人按Z形布阵排成2列”“参赛机器人依次发枪起跑”“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面对赛队关注的赛道怎么跑、裁判怎么判等技术性问题,赛事组委会现场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对比赛日流程、起点赛事规则、赛道赛事规则、终点赛事规则等细节,赛事组委会进一步结合图解说明,力争规则透明化,为参赛队解答疑惑、排解顾虑。期间,来自旋风小子队、天工队等赛队的代表不断抛出专业性问题,进一步咨询和沟通换电池计时、上赛道人员数量及方式、干扰排除等赛事细节。
“本次赛事尚属全球首个,为践行科技包容性,我们提出一个理念:参赛即胜利,完赛即英雄。赛事期间,我们期待为大家搭建一个人形机器人技术测试验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将打造一个产业交流平台。”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说明会上表示。在赛前,为保障各赛队以最好状态参赛,赛事组委会为每个赛队提供了“一对一”管家服务,实现全流程护航。目前,在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的外部广场上,赛队集中服务区域已搭建完毕,能为参赛机器人提供测试、充电、坡度训练等支持。
赛事组委会透露,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所有参赛队伍定于4月18日前完成集结,在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进行赛前调试和准备工作。接下来,北京亦庄还将为各赛队安排实地测试、起点及终点彩排等环节,助力赛队全面进入“赛前冲刺”阶段。
编辑:刘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