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咋就这么难!
2025-04-21 20: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报考人数逐年攀升,报考人员学历越来越高,专业水准令人惊叹,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愈发多元……在2025年音乐毕业生求职季,工作和待遇都稳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依旧是“香饽饽”,竞争不仅愈发激烈,更呈现出越来越卷的态势。

记者采访了数位中小学音乐教师,其中有成功“上岸”三四年的职场新人,也有教龄长达20年、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有擅长组织教研的音乐教研员,还有从教师岗位晋升为学校副校长的音乐名师,邀请他们为有志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毕业生加油助力,指引方向。

考试关:

笔试、面试各有侧重

2021年8月,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生郭晓薇成功入职雄安容和悦容小学,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几年间,这位来自内蒙古包头的蒙古族姑娘迅速成长为表现卓越的青年音乐教师,还在学校组建了学生合唱团,每天的工作充实且动力满满。

求职时,郭晓薇同时报考了北京房山区、怀柔区以及雄安新区的教师岗位。她说,各地报考细节与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但笔试内容基本都会涵盖教师资格证所要求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音乐教师岗位还会考查艺术课程标准、音乐专业理论知识、音乐史、核心素养等内容。复习时,要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务必熟悉,同时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她特别提醒,教师招聘中笔试分数一般占总分的40%,面试占60%。虽然面试分数占比更高,但笔试不合格便无法获得面试机会,因此通过笔试是成功的首要步骤。

郭晓薇每次面试分数都相当高,在参加雄安新区教师岗位招考时,她面试成绩高达95分,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上岸”。她介绍,教师面试通常包含三部分:一是试讲,内容为抽取现有教材中一个单元的一课,时长约15分钟。对此,她建议考生可着重选取一个环节进行讲解,既能展现自身素质与能力,也能让考官了解自己的授课水平。即便只着重展示一个环节,课堂流程也应大致呈现。二是说课,考生以展示提纲的形式,向评委简要阐述自己的授课思路。说课需围绕教材、教法、学情分析、讲课思路以及课堂总结展开,试讲有时也会被归纳为说课的一部分。第三是专业知识技能考核,例如要求考生唱一首歌、跳一段舞蹈,部分地区还增设弹唱和指挥考核。对于这部分,郭晓薇建议巧妙设计语言动作,将特长技能融入课堂,做到扬长避短。例如,器乐演奏专业的考生,可以带上乐器,邀请同学们跟着琴声一起唱;学指挥的考生,可以提示“接下来老师指挥,同学们一起唱”;学声乐的考生,可以用“老师示范一句,你们跟唱一句”进行展示。

郭晓薇成为面试高手的另一个秘诀,是拥有强大的信念感。面试时,考生往往处于被审视的位置,她便努力将自己代入“教师”角色,把评委当作听课的学生。她建议,平时练习时不妨“跳出来”,从评委甚至第三方视角审视自己的面试表现,给自己打分并进行复盘。

广州市番禺区音乐教研员陈月和建议,考生要留意招聘方式。目前教师岗位主要有统招和校招两种。统招大多由区(县)、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这类招聘公告发布范围广,报名人数众多,竞争激烈;校招的学校大多是具有独立人事权的省属、市属学校,关注的人相对较少,且招聘由学校自行组织,竞争相对较小。考生要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然后广泛撒网、精准准备。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中心区域的岗位相比郊区、偏远地区更难考,考生可以多对比、多尝试。

适应关:

从单一专长到一专多能

音乐生大多以主专业为强项,然而从学校需求来看,对音乐教师的要求则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成功“上岸”的考生,迅速从学生时代的单一专长转变为一专多能,以适应工作需求。

陈月和说,报考时,考生个人专业能力越强越好,而在实际工作中,音乐教师最实用的能力包括歌唱、合唱指挥、即兴伴奏等。考生入职后,应在个人专长的基础上强化这些能力。学校还会注重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节奏、课堂纪律管理等。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贻成小学音乐教师席美艳大学毕业后已在学校工作近20年。她说,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会上课是每一位新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把课堂当作主阵地,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近期新入职的音乐教师,首先要研读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了解当下音乐学科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和评价方式,吃透教材,用好教学参考书,钻研有效且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今业界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逐年提高,除了上好常态课,还应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提升撰写能力,将经验整理形成论文,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赛课、公开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可多参与、多试讲和磨课,通过实践迅速提升教学能力。音乐教师容易重视音乐技能学习而忽视音乐理论研究,因此在工作期间要多读文献资料充实头脑,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多思考,在课堂上尝试不同教学路径,探索适合自己的独特教学模式,勇敢尝试课题研究。

社团活动课也是音乐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合唱、舞蹈、器乐、戏曲等各类素质拓展课程。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席美艳说,自己当时自信满满,觉得大学毕业教小学生绰绰有余,工作后才发现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大学校园,她一定会花更多时间在琴房练习,精进声乐和钢琴技艺,减少工作后的专业焦虑。

成长关:

真正热爱教师工作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工农村小学副校长、天津市滨海新区悦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薇薇认为,考取教师岗位的音乐生,仅仅是完成了职业身份的转变。要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还必须对音乐学科专业充满热爱,对教师职业高度认同并怀有热忱。

时代不断发展变化,每年新入职的音乐教师也呈现出不同特点。据王薇薇观察,近年来入职的音乐教师,大部分专业水平极高,但有少部分执行力不足,钻研精神欠缺。有些人满足于“上岸”后的工作稳定,在专业之外不愿尝试学习其他音乐技能。她说,不可否认,音乐学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小三门”,受重视程度不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但如果个人重视自身发展,同样能在这片领域大有作为。音乐教师若想得到认可,必须全面发展——既能开展教研、进行课题研究,又能站好课堂、撰写论文,还能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文艺活动登上舞台,在各个方面都能发光发热。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音乐、对教师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

郭晓薇也深刻体会到学科融合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当了老师,什么都得懂一点,尤其是音乐老师。老师自身要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体验,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她在学校创办的合唱团,进一步发挥了自己指挥专业的特长,将工作、专业与爱好完美融合,这让她感到无比幸福,每天上班都充满干劲。

“有一天,一个孩子对我说:晓薇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当一名音乐老师,因为你每天都开开心心地上班。”这一刻,郭晓薇突然意识到,这就是音乐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外更深远的意义——用音乐传递给孩子们美和希望。

陈茴茴/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