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我国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掀起了一场全民环保热潮。昌平区积极响应,多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陆续开展,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注入强劲动力。
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北京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市少年宫,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心理健康”活动带进昌平区长陵学校,为百余名同学开启了一场生态环境科普之旅。课堂上,来自北京市少年宫(北京教学植物园)自然教育部的刘美丽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从生物多样性的概述出发,逐步深入到人类心理健康,再到两者的关联机制,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在这场知识盛宴中,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纷纷表示今后将从随手关灯、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等点滴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
城南街道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新汇园社区联合化工大学志愿者举办“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地球日主题活动。志愿者们通过互动问答、实物演示等方式,生动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小朋友们踊跃参与,争当“环保小卫士”。在创意手工环节,亲子家庭充分发挥创意,利用废旧瓶罐、纸盒等材料,制作出了一盏盏独具匠心的环保小夜灯。这些点亮的手工灯,不仅是居民们环保智慧的结晶,更寄托着对地球家园的美好祝福,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龙山锦园社区则组织10组亲子家庭以植树的方式迎接世界地球日。春日晨光中,家长与孩子携手种下希望之树,孩子们踮脚扶苗,父母弯腰培土,共同浇灌生命之水。每棵树苗都系上写满环保心愿的卡片,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这场充满泥土芬芳的活动,让环保理念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爱护地球,从我做起”的真谛。
拓然家苑社区为0—3岁幼儿打造的特色绘本课更是独具特色。孩子们通过地球主题绘本学习环保知识,借助彝族火把节图片和动画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在彩泥创作环节,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小手捏制火把、民族小人等特色元素,每个作品都童趣十足。活动现场,孩子们积极互动,家长们纷纷点赞,既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又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实现了知识启蒙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效果。
从社区到校园,从幼儿到青少年,昌平区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这些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科普与实践,更是对“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
图文/王晶依 王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