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3日,由朝阳区政府、朝阳区卫生健康委主导,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精心组织的“朝阳区南部紧密型医疗集团专家调研团”,深入朝阳区南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调研。调研团团长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医务部副主任王萌担任。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薇、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二科)主任赵巍、普通外科副主任李华志、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梁鹏、临床心理科副主任李志勇、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彬、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孙京、医院管理轮值副主任满新贺等多位专家共同组建。
此次调研是朝阳区南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理事会年度工作任务之一,旨在聚焦破解基层医疗“堵点”“难点”,融通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体系,通过同质化医疗服务质控体系,打破院间壁垒,凭借业务协作、信息共享、管理一体化和利益共享四大纽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居民的健康获得感。
调研团分别走访小红门、十八里店、三间房、南磨房、王四营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进行深入座谈,实地调研基层医疗设施,详细了解基层医疗单位的学科发展需求和辖区百姓诊疗需要。王萌表示,调研团的建立,进一步增进了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系,希望通过双方的紧密协作,融合产生“1+1>2”的化学反应,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让居民的健康“提上来”。
作为区域医疗服务的“中枢”,南部医疗集团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其构建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让百姓切实享受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有专家保障”的便利。在十八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居民感慨道:“以前看病得往大医院跑,现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大医院专家的指导,不仅方便,心里也踏实多了。”通过同质化质控体系,集团打破了医院间的壁垒,确保医疗质量在各级机构间无缝衔接。
展望未来,朝阳区南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将持续深化紧密型协作模式。计划进一步扩大调研覆盖范围,将医疗服务延伸到更多角落;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数据的全面互联互通,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同步启动全科医生轮训计划,系统化培养基层医疗骨干人才,为基层医疗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