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国色芳华》
展现出了以牡丹为元素的唐朝美学
雍容华贵下不失自然灵动
在芳菲竞逐的四月
让人们无不对这位花中之王
更添期待
这株扎根于华夏大地千年的植物
用最热烈的色彩向我们诉说
美不必含蓄
生命就要绽放得酣畅淋漓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芍药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原生种有大花黄牡丹、四川牡丹、紫斑牡丹等8个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及西北部,品种多达千个,栽培范围广泛。
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因其在谷雨前后开花而又被称为“谷雨花”。至于牡丹的名称由来,据《本草纲目》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牡”指的是动物雄性和植物雄株,在牡丹这里表示也可无性繁殖。“丹”则指的是红色。
牡丹原产于中国,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唐朝时,栽培观赏牡丹之风开始真正盛行。宫廷寺观、富豪家院以及民间种植牡丹已十分普遍,并且栽培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宋朝时培育出众多新品种,比如:姚黄、魏紫就是当时两个名贵的牡丹品种(时至今日也可欣赏到)。
△‘姚黄’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Yao Huang’
△‘魏紫’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 ‘Wei Zi’
牡丹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有着很高的适应能力。牡丹喜温凉的气候,较耐寒,不耐湿热;喜阳光充足,但夏季避免直晒;喜疏松肥沃、通气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开花适温为 17~25 ℃之间。
国家植物园(北园)的牡丹园收集了300余个品种5000余株牡丹,包括国内四大品系——中原牡丹、西北牡丹、江南牡丹、西南牡丹,也有大量国外品种。同时展示了红、白、蓝、绿、黄、粉、紫、黑、复色九大色系,色彩缤纷风姿绰约。
参考文献:
[1] 伍春贤, 刘海涛. 我国牡丹栽培的历史[J]. 花卉, 2015, (02): 28-29.
[2]王云红, 位丽娜. 独立人间第一香——洛阳牡丹文化漫谈[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 (04): 77-80.
[3]赵华阳, 李雪萍. 牡丹文化符号在园林中的表现及其应用分析[J]. 现代园艺, 2019, (04):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