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校《阳光漫教育 五彩蔓课程》课程成果被评为东城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以来,学校将年级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初步建立以课程建设为主体的定期年级集体教研的机制,形成统一思想:在“五彩蔓课程”理念和顶层设计之下设计;分析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教材出发;整合资源:找到与课程群定位相统一的整合点;确定方向:明确年级课程建设的目标;构建图谱:构建初步的综合课程建设学科图谱。在充分发挥年级组的同学段、多学科、交流广、合力强的特点基础上,实现20%综合学科的落地。
本学期,我校以“大健康”为课程素养导向,通过“健康文化+健康行动”为路径,开展以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为主要模式的跨学科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运动健康、生态健康,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基于学情定方向
六年级学生身心快速发展,虽有一定运动基础,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且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欠缺。他们好奇心旺盛,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较大。面对小初衔接的挑战,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为此,六年级组教师确定课程主题,聚焦校园健康生活与行为教育,预防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健康问题。
二、多学科融合促成长
1. 行为健康:班会课是行为健康引导的主阵地,教师组织健康主题讨论活动,借助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和课间的健康行为规范,像课堂上积极互动、课间文明休息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同时,年级组中利用年级集会开展课堂评价,各学科教师全参与,以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全学科育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2. 身体健康:体育学科发挥核心作用,通过开展班超联赛,设置短跑、跳绳接力赛等丰富项目,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协作与竞争精神。数学与体育深度融合,学生收集各班级得分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平均分和排名,运用数学知识科学分析运动情况,制定个性化锻炼计划。此外,课余时间组织跳绳、踢毽子等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增加运动量,以强健体魄迎接初中更繁重的学业和多样的体育活动。
3. 心理健康:音乐和美术成为呵护学生心灵的重要学科。音乐课上,学生欣赏舒缓或激昂的音乐放松减压,学唱充满正能量的歌曲,增强自信乐观心态。音乐还和语文课堂形成联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红色诗集的绘制,树立正确价值观,保障心理健康发展。美术课上,学生绘制心理调节图画、制作梦想手工作品,借此表达内心感受,认识自身情绪需求。班会课则聚焦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评价,学会自我接纳,以积极心态迎接小初衔接的挑战 。
三、多彩实践丰富体验
六年级组织系列实践活动,年级班超联赛上学生们展现青春活力,借助联赛契机美术课上开展海报制作课程,绘制健康主题的海报为各班级呐喊助威。阅读活动中以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为主,通过跑步历程在谈自己、谈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健康主题班会中大家积极讨论,增强健康意识。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四、多元评价见证进步
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提交的校园生活健康指南、绘画作品等进行评价,从内容准确性、创意性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通过本次跨学科课程,六年级学生深刻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在知识、技能和意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在行为、身体、心理上为小初衔接做好了充分准备。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建设,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更多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少年。
(作者:王佳钰及六年级全体教师)